5.什么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这里主要指经过生产实践的证明,但是如果试验研究的条件与生产条件相同的,或不需要扩大生产的,则可不必经过生产实践的证明。
6.什么是“重大的”?“重大的”,是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意义大的科学技术成就。
7.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只要符合《
发明奖励条例》第
二条的规定,即使是某一产品的一个零件、一道工序或一种成份的改进,均可申报发明奖励。
8.对《发明奖励条例》颁布以前(1978年12月)完成的科学技术成果,除现仍符合《
发明奖励条例》第
二条的规定外,不能再申报发明奖励。
二、发明申报书的编写
9.申报国家发明奖励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发明申报书,其格式和要求附后。
10.“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列为发明的理由”一项,是申报书的主要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前国内外尚未解决(或国外保密)的技术问题。
(二)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发明权项。
(三)发明的作用意义。
(四)发明可以应用的事实根据。
(五)保密要点。
三、发明奖励等级的评定原则
11.《发明奖励条例》第
六条规定“发明项目按它的作用意义大小划分为四等奖”。
发明奖励等级的评定,要根据发明的科学技术水平,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衡量。
12.发明如系国内外首创,且科学技术水平很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可酌情评为一等发明奖;特别重大的,可建议评为特等发明。
13.发明如系国内外首创,且科学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的;或发明虽国外已有,但未公开,技术难度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的,可酌情评为二等发明奖。
14.发明如系国内外没有,且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大的;或虽与国外已有的雷同,但技术上保密,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的,可酌情评为三等发明奖;符合发明奖励条件,但科学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够评为三等发明奖的,可酌情评为四等发明奖。
四、发明者应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