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挥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围绕产权转让、股权激励、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企业重大问题,职工关心的收入分配、职业培训、带薪休假及企业年金等切身利益问题,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薪酬等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加大公开力度。
继续把改制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各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要积极参与和监督企业改制相关政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坚持企业改制、关闭破产方案等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分流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切实做到企业改革改制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的不能实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无效。
继续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工作领域。在非公有制企业大力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同时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与职代会这一基本形式相适应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其他形式和制度。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围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职工工资水平和支付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开展调研检查、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扩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
开展好第五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检查。在各地自检、互检的基础上,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将带队进行重点检查,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各地要动员并整合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开展调研检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推行厂务公开10年来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广大职工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重要课题,结合企业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创新,探索研究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思路和理论,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理论。开展厂务公开推行10周年纪念活动,加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将举办纪念厂务公开推行10周年座谈会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高层论坛,开通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站等,不断扩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社会共识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