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8年重点税源报表部分企业所得税指标解释的通知[失效]

  68.减免税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7行或者《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第13行的“减免所得税额”指标填报纳税人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审核公式:〔68﹤=65〕)
  69. 应纳税调整额:
  此栏下列情况可以作调整,调减用负数,调增用正数。
  (1)“按比例预缴的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企业“独立核算,按比例就地预缴所得税”,这类企业按比例上缴部分(一般为50%),在“应纳税调整额”指标中用负数调减本公司就地“应纳的企业所得税”数额。
  (2)“汇总下级预缴企业所得税的上级公司”如“中石油”或“中石化”等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中央企业,集中下级公司上缴的企业所得税部分,在“应纳税调整额”指标中用正数调增本公司的“应纳企业所得税”数额。
  (3)“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和“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对按利润核算后的应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出的“应纳企业所得税额”,与《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的 “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和《企业所得税月(季)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中的“已预缴所得税额”产生的差额部分做调整。
  (严禁在此项冲减前期填报差错)
  70.应纳税合计:
  指企业实际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等于“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应纳企业所得税调整额 ”(自动计算栏:〔70=65-68+69〕)
  71.实际已预缴税额:
  指企业实际已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包括因清欠、多缴、退税等所产生的税额,但不包括查补、代扣代缴的税额、汇算清缴实际补(退)税额。按所得税各类申报表截止报告期累计 “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项目的数额分析填写本期数。
  72.其中:实际已缴纳上年应纳税额:
  指当年缴纳入库、所属时期为上年度及以前年度的税款,但不包括汇算清缴实际补(退)税额。
  73.汇算清缴实际补(退)税额:
  填报纳税人在汇算清缴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后,实际已经补缴或退税的数额。补缴填正数,退税填负数(用本年预缴税额抵减汇算清缴退税额的,抵减的预缴额应视同为汇算清缴退税额在本行填列负数)。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