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2、体现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环境要素是指城墙、城(堡、寨)门、牌坊、古塔、园林、古桥、古井、100年以上古树等
3、现存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的建筑面积应包括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附件3: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
城市名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
填表人及电话: 填表时间(盖章):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 城市或县城关镇建成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
| 城市或县城关镇建成区最高文物保护单位等级
| 数量
| 名称
|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市县级
| | |
其
他
物
质
遗
产
| 城市或县城关镇建成区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数量
| 建成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
| | 建成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 |
建成区历史建筑的数量及总建筑面积
| | 建成区历史建筑名录
| |
世界文化遗产
| 世界文化遗产状况简介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总和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等级
| 数量
| 名称
|
| 世界级
| |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历
史
文
化
街
区
保
护
情
况
| 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
| | 全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占地总面积(公顷)
| |
历史文化街区名称
| | | | |
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数量
| | | | |
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最高等级
| | | |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面积(公顷)
| | | | |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面积(公顷)
| | | | |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不得拆除建筑总用地面积(公顷)
| | | | |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数量及总建筑面积
| | | | |
历史文化街区50米以上历史街巷的数量
| | | | |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环境要素的数量
| | | | |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户数及人口
| | | | |
保
护
规
划
| 保护规划的制定
| 规划批准部门
|
| 规划批准时间
|
|
保护规划的实施
| 保护规划实施状况简介,有无违反保护规划,造成新的破坏(可附照片)。
|
保护管理机构
| 保护管理机构简介
|
历史建筑建档挂牌
| 建档挂牌的历史建筑数量
|
| 占全市已公布的历史建筑的比例
|
|
法制建设
| 保护管理条例或办法名称
|
| 颁布单位
|
|
颁布时间
|
| 颁布文件编号
|
|
保
护
资
金
| 近三年保护日常管理经费的数额(万元)
|
|
|
|
近三年历史建筑修缮和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的数额(万元)
|
|
|
|
社会监督
| 保护规划公示、实施监督、意见反馈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情况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