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达50%,其他病变无增大,持续超过1个月。
3.病变稳定(SD):病变两径乘积缩小不超过50%,增大不超过25%,持续超过1个月。
4.病变进展(PD):病变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
附件4
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目标病灶的评价:
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
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30%。
病变进展(PD):目标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开始之后所记录到的最小的目标病灶最长径之和比较,增加20%,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
病变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之间。
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完全缓解(CR):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未完全缓解/稳定(IR/SD):存在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持续高于正常值。
病变进展(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已有的非目标病灶明确进展。
最佳总疗效的评价:
最佳总疗效的评价是指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或复发之间所测量到的最小值。通常,患者最好疗效的分类由病灶测量和确认组成。
附件5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TOG分级标准
0级:无变化。
1级:轻度干咳或劳累时呼吸困难。
2级:持续咳嗽需麻醉性止咳药/稍活动即呼吸困难,但休息时无呼吸困难。
3级:重度咳嗽,对麻醉性止咳药无效,或休息时呼吸困难/临床或影像有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证据/间断吸氧或可能需类固醇治疗。
4级: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持续吸氧或辅助通气治疗。
5级:致命性。
附件6
Zubrod-ECOG-WHO 评分
(ZPS,5分法)
0
1
2
3
4
5
| 正常活动。
症状轻,生活自理,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0%,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病重卧床不起。
死亡。
|
附件7
常用的NSCLC一线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
| 剂量(mg/m2)
| 用药时间
| 时间及周期
|
NP:
|
|
|
|
长春瑞滨
| 25
| d1,d8
|
|
顺铂
| 80
| d1
| q21d×4
|
TP:
|
|
|
|
紫杉醇
| 135-175
| d1
|
|
顺铂
| 75
| d1
|
|
或卡铂
| AUC=5-6
| d1
| q21d×4
|
GP:
|
|
|
|
吉西他滨
| 1250
| d1,d8
|
|
顺铂
| 75
| d1
|
|
或卡铂
| AUC=5-6
| d1
| q21d×4
|
DP:
|
|
|
|
多烯紫杉醇
| 75
| d1
|
|
顺铂
| 75
| d1
|
|
或卡铂
| AUC=5-6
| d1
| q21d×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