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检测实验室
以上所有样品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进行检测。
联系人:李林 13969860502 包静月 13864287019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369号,邮编:266032
电话:0532-87839188
云南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实验室在开展牛瘟和蓝舌病监测中,应对采集的血清样品同时进行小反刍兽疫检测。
五、检测方法
(一)血清学检测:竞争ELISA方法或者间接ELISA方法。
(二)病原学检测:荧光RT-PCR或者RT-PCR方法。
六、监测结果处理
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分别于2011年7月底前和翌年1月底前将检测分析报告上报农业部兽医局。一旦发现阳性结果,应按规定立即报告农业部兽医局。
非洲猪瘟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
(一)监测对象:家猪、野猪。特别是临近口岸、边境地区的野猪群和养猪场。
(二)监测区域:各省区对辖区内所有家猪和野猪群均应进行临床监测。其中,新疆、新疆兵团、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等重点省区还应进行采样监测。
二、监测时间
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等6省区和新疆兵团于3~5月份、10-11月份各安排一次集中监测。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有野猪样品时,及时采样送检。
三、监测方法
(一)临床监测。对辖区内所有猪群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健康状况,发现可疑病例,按防治技术规范和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并采样送检。
(二)实验室检测。采用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过程中,发现疑似病例,按照防治技术规范和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和处理。
四、样品采集
任何省区发现可疑病例,应由兽医主管部门采样送检。
重点采样单位: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辽宁、新疆兵团根据风险大小在各自辖区内分别选择3-5个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负责样品采集。
每个采样单位每年采集野猪样品不低于10份,并选择2个以上养猪场(包括家养野猪),按照20头份/场采集样品。
样品种类:抗凝血、组织和血清样品。
五、检测实验室
以上所有样品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进行检测。
联系人:张维 13854290496 王君玮 13808997110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369号,邮编:266032
电话:0532-87839188
六、监测工作的组织及结果报告
非洲猪瘟监测由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组织相关省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和边境疫情监测站实施。各相关单位按照农业部制定的监测计划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样品采集和信息收集任务,并及时提交给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外来病中心按时完成检测,并对收集的信息和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分别于2011年7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将总结报告上报农业部兽医局。
附表
猪群样品采集登记单
编号:
采样时间
|
|
采样地点
| 省 市(县) 镇(乡) 村 组(队) 户
|
采样数量
|
| 群体类别
|
|
养殖场(户)联系人姓名
|
| 电话
|
| 邮编
|
|
采样联系人姓名
|
| 电话
|
|
样 品 记 录
|
样品编号
| 品种、年龄、性别
| 健康状况
| 样品类别
| 序号
| 品种、年龄、性别
| 健康状况
| 样品类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样品类别”指血清样品、抗凝血、组织。
“群体类别”指种猪、改良野猪、野猪、自繁自养。
蓝舌病8型(欧洲8 型)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
(一)监测对象:绵羊、山羊、牛和传播媒介库蠓。
(二)监测区域:
1.临床监测:各省区对各自辖区内绵羊、山羊和牛进行临床监测。
2.血清学监测:云南、广西、内蒙古、新疆、湖北、四川、重庆、西藏、安徽、湖南、贵州、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6个省份。
3.监控群监测:云南、广西、安徽、新疆、内蒙古和重庆等6个省份。
二、监测时间
血清学监测每年监测1次,采样在9-11月完成。监控群监测每年监测4次,分别于4月、6月、8月和10月进行采样监测。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全年进行。
三、监测数量
(一)血清学监测:在血清学监测范围内各省份集中采集血清样品,每个省区采集血清600份(其中绵羊300份、山羊200份、牛100份)。以乡镇或规模养殖场为采样单位,每个采样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60份绵羊、山羊、牛血清。
(二)监控群监测:上述设立监控群的省份各设立1个监控群,每个监控群10头牛,每年采集群内动物血清4次,每个省份每次采集血清10份,年采集40份。
(三)传播媒介监测:根据各省份血清学监测和监控群监测结果,协助负责监测的实验室进行传播媒介库蠓捕获、收集和种鉴定。
(四)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各地发现临床疑似病例,采抗凝血和血清送检测实验室完成检测。同时,通知负责检测实验室协助完成临床、病理检验和流行病学调查。
(五)样品要求
1.血清样品:因用于微量中和试验,样品要求透明、不溶血,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无菌操作分离血清。
2.疑似病例抗凝血和血清采集,要求使用真空采血管,无菌操作。
四、检测实验室
以上所有样品送云南热带亚热带动物疫病病毒病重点实验室进行检测。
联系人:宋建波 0871-5016575 杨仕标 13908842061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金殿青龙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邮编:650224)
电话:0871-5016575,5016576 传真:0871-5010043
Email:zhujb70@126.com
五、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采用AGID、C- ELISA和微量中和试验方法;病原学检测采用蓝舌病毒8型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结合病毒分离和序列测定。
六、监测结果处理
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应分别于2011年7月底前和翌年1月底前将检测分析报告上报农业部兽医局,抄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一旦发现阳性结果,应按规定立即报告农业部兽医局。
附件3:
海南免疫无口蹄疫区和广州无规定马属动物
疫病区监测计划
海南免疫无口蹄疫区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和对象
适用于免疫无口蹄疫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饲养和流通环节的猪、牛、羊,以及其他易感动物及其产品。
二、抽检原则
(一)随机抽样
抽样时,尽可能根据各场/自然村的地理分布及风险状况进行随机抽样,同时兼顾样本地理位置分布,尽量选择高风险区域(如缓冲区与核心区交界区域、易感动物养殖密集区等)进行抽样。
(二)抽样比例
抽样时,猪、牛、羊等易感动物样本比例要按照总数比例随机抽取,置信率不低于95%。
三、采样要求
每季度抽样一次,根据核心区和缓冲区动物饲养量,按照随机采样的原则,每次采样选择核心区6个采样点,缓冲区4个点采集样本。全年采样点应覆盖种畜场、规模商品畜场、屠宰场、自然村和指定通道等范围内的全部易感动物种类。
以核心区自然村或养殖场进行群体意义上的抽样,每个点每种易感动物抽样数量不少于50头只,不足50头只的全部采集。
以缓冲区自然村或养殖场易感动物个体进行抽样,每个点每种易感动物抽样数量不少于30头只,不足30头只的全部采集。
采集牛、羊等反刍动物样品时,要求同步采集血清和O/P液,并同步编号;采集猪样品时,除屠宰场同步采集血清和组织样品(扁桃体或颌下淋巴结或心肌组织)外,其它猪只采集血清,并同步编号。
四、样品检测
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应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规范》中的“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对有关样品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并做好记录。
五、结果报告
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在完成检测工作后,应及时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监测报告,报农业部兽医局,同时抄送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应根据监测结果和有关情况,及时完成风险评估报告报农业部兽医局。
广州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
广州无疫区及周边马匹活动区域。监测非洲马瘟、尼帕病、亨德拉病、西尼罗河热、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马脑脊髓炎、马梨浆虫病、马病毒性动脉炎、马媾疫、伊氏锥虫病(苏拉病)、水疱性口炎、马流行性感冒、日本脑炎等14种疫病。
二、监测时间
2011年4-5月、10-11月,开展两次集中采样检测。
三、监测数量
无疫区内所有马匹,无疫区周边马场30公里地区按马属动物总数的10%随机采样。
四、检测方法及任务分工
具体检测方法及任务分工见附件。
五、样品采集
血清样品:颈静脉采血,将分离到的血清(不少于2毫升)置于-20℃下保存或直接分别送至农业部指定实验室(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检测。
六、检测任务分工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相关省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联合开展本项工作。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参与疫病调查与监测,并同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共同承担样品检测任务。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负责数据汇总分析,分别在6月底和12月底之前将半年和全年检测结果报农业部兽医局,同时抄送无疫区所在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相关省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本计划要求参与疫病监测、样品采集与分析工作。
联系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任炜杰 王君玮
电话:0532-87839299,87839188
传真:0532-87839922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相文华
电话:13936395948;传真:0451-82733132
附件
序号
| 疫病
种类
| 采用
方法
| 样品
名称
| 检测单位
|
1
| 非洲马瘟( AHS)
| ELISA
| 血清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2
| 马传染性贫血(EIA)
| AGID
| 血清
|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3
| 马鼻疽(Glanders)
| 马来因试验
| 现场检测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CF
| 血清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4
| 马脑脊髓炎(东方和西方)(EE)
| 临床观察
| -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5
| 日本脑炎(JE)
| 乳胶凝集试验/抗体ELISA
| 血清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抗体ELISA
| 血清
|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荧光PCR
| 拭子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6
| 马梨浆虫病(EP)
| 抗体ELISA
| 血清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涂片镜检
| 全血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7
| 马病毒性动脉炎(EVA)
| 抗体ELISA
| 血清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血清
|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8
| 马媾疫(Dourine)
| CF
| 血清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9
| 伊氏锥虫病(Surra)
| CATT
| 血清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涂片镜检
| 全血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10
| 水泡性口炎(VS)
| 荧光PCR
| 拭子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11
| 马流行性感冒(EI)
| 抗体ELISA
| 血清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HI
| 血清
|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荧光PCR
| 拭子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12
| 尼帕病(Nipah)
| 抗体ELISA
| 血清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13
| 西尼罗河热(WNF)
| 抗体ELISA
| 血清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14
| 亨德拉病(Hendra)
| 抗体ELISA
| 血清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15
| 体表寄生虫病
| 临床观察
| -
| 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