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调查表明,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被调查产品低价进口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中国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但中国国内产业处在成长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仍然比较脆弱,对进口数量和价格的变动敏感,容易受到倾销进口产品的冲击和影响。
在中国通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国内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2005年至2008年,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消费量分别为2340.00万芯公里、3260.00万芯公里、3980.00万芯公里和4990.00万芯公里。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与上年相比增幅分别为39.32%、22.09%和25.38%。2005年至2008年,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消费量年均增幅为28.71%。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3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各大运营商对光纤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光纤消费量迅猛增长。2009年中国光纤需求量达到7680.00万芯公里,同比增长53.91%。
预计2010年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消费量将达到8600万芯公里,2011年将达到9400万芯公里。随着3G牌照的正式下发、FTTH网络的推广应用以及有线电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光纤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但是增幅将有所放缓。
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随着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业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生产装置。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2005年以来,国内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产能和总产量均呈持续增长趋势,总产能从2005年的2810.00万芯公里增加到2009年的6320.00万芯公里,年均增幅为22.46%;总产量由2005年的1941.00万芯公里提高到2009年的5966.00万芯公里,年均增幅为32.41%。
目前,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供应与需求尚存在缺口,随着新建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产业的总产能将达到8500万芯公里,2011年将达到10000万芯公里,届时,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市场的供需状况将基本趋于平衡。
调查期内,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进口量呈增长趋势,来自日本、韩国的被调查产品合计进口数量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2005年至2008年,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进口量分别为592.00万芯公里、748.00万芯公里、772.00万芯公里和875.00万芯公里,年均增长幅度为13.91%;2009年1-9月,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进口量为1523.00万芯公里,比上年同期上升105.26%。2005年至2008年,来自日本、韩国的被调查产品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39.20万芯公里、174.86万芯公里、147.55万芯公里和123.66万芯公里,年均降幅为3.87%;2009年1-9月,被调查产品合计进口数量为260.31万芯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49.40%。2005年至2009年1-9月,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所占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进口量的比例分别为23.51%、23.38%、19.11%、14.13%和17.09%。
日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2005年至2008年,从日本进口的被调查产品分别为112.40万芯公里、156.39万芯公里、140.39万芯公里和119.98万芯公里,占同期中国总进口量的比例分别为18.99%、20.91%、18.19%、13.71%。2009年1-9月,从日本进口的被调查产品为149.96万芯公里,占同期中国总进口量的比例为9.85%。
1.出口能力。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2005年至2009年,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产能分别为2810.00万芯公里、3010.00万芯公里、3930.00万芯公里、4140.00万芯公里和4250.00万芯公里,年均增幅为10.90%。日本同期国内消费量分别为1130.00万芯公里、1185.00万芯公里、1270.00万芯公里、1070.00万芯公里和1020.00万芯公里,年均降幅为2.53%。2005年至2009年,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装置的开工率分别为68.33%、69.77%、65.65%、71.26%和
70.59%。
2005年至2009年,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能与消费量差额分别为1680.00万芯公里、1825.00万芯公里、2660.00万芯公里、3070.00万芯公里和3230.00万芯公里,占同期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59.79%、60.63%、67.68%、74.15%和76.00%,呈逐年上升趋势。
2.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2005年至2009年,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净出口量分别为470.00万芯公里、855.00万芯公里、1130.00万芯公里、1520.00万芯公里和1830.00万芯公里,占其国内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4.48%、40.71%、43.80%、51.53%和61.00%。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3.对中国出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2005年至2008年,从日本进口的被调查产品分别为112.40万芯公里、156.39万芯公里、140.39万芯公里和119.98万芯公里,2006年比上年增长39.13%,2007和2008年分别比上年下降10.23%和14.53%。2009年1-9月,从日本进口的被调查产品为149.96万芯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49.31%。调查期内,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数量占同期中国总进口量的比例分别为18.99%、20.91%、18.19%、13.71%和9.85%。
2005年至2009年,日本被调查产品对中国出口量占其净出口量的比例分别为23.92%、18.29%、12.42%、7.89%和
10.86% ,中国是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重要的出口市场。
上述证据表明,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对外出口能力较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中国是日本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重要的出口市场。日本与中国邻近,运途短、运费低,日本厂商熟悉中国市场,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日本可迅速扩展其对中国的出口,加大了其对中国出口数量增长的可能性。
韩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2005年至2008年,从韩国进口的被调查产品分别为26.80万芯公里、18.47万芯公里、7.16万芯公里和3.67万芯公里,占同期中国总进口量的比例分别为4.53%、2.47%、0.93%、0.42%。2009年1-9月,从韩国进口的被调查产品为110.35万芯公里,占同期中国总进口量的比例为7.25%。
1.出口能力。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2005年至2009年,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能分别为1300.00万芯公里、850.00万芯公里、800.00万芯公里、950.00万芯公里和1000.00万芯公里。2005年至2009年,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消费量分别为320.00万芯公里、400.00万芯公里、445.00万芯公里、515.00万芯公里和585.00万芯公里。2005年至2009年,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装置的开工率分别为31.92% 、45.88%、64.38%、68.95%和79.00%。
2005年至2009年,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能和消费量差额分别为980.00万芯公里、450.00万芯公里、355.00万芯公里、435.00万芯公里和415.00万芯公里,占同期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75.38%、52.94%、44.38%、45.79%和41.50%,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一直保持较高的出口能力。
2.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2005年至2009年,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净出口量分别为
85.00万芯公里、50.00万芯公里、45.00万芯公里、105.00万芯公里和215.00万芯公里,占其国内产量的比例分别为
20.48%、12.82%、8.74%、16.03%和27.22%。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对国外市场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
3.对中国出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韩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数量先降后升。2005年至2008年,从韩国进口的被调查产品分别为26.80万芯公里、18.47万芯公里、7.16万芯公里和3.67万芯公里,2006年至2008年分别比上年下降31.09%、61.25%、48.67%。2009年1-9月,从韩国进口的被调查产品为110.35万芯公里,比上年同期增加2704.84%。调查期内,韩国对中国出口数量占同期中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总进口量的比例分别为4.53%、2.47%、0.93%、0.42%和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