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现场经验交流会纪要的通知

 会议认为, 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开创新局面的伟大任务,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今后经济振兴时期,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是围绕改水、管粪,结合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改造环境卫生,进行卫生基本建设和综合治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水,特别要抓紧解决自来水,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进展应当更快一些。要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积极推广“三联通式沼气池”。使“两管五改”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发展。同时,要大除四害,降低蚊蝇鼠密度,加强农贸市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搞好饮食食品卫生。继续推广和发展“卫生之家”和“文明卫生村”。发展的步伐要快一些,面积要大一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象晋城县那样,不仅要有一批点,而且要向大面积发展,力争尽快地多涌现出一些卫生先进县和地区。
  会议指出,为了切实搞好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爱国卫生运动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健康,而且是人们精神状态、思想状况、道德风貌和科学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 晋城县的根本经验,就是在全面地、认真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搞好卫生工作。各级政府应象晋城县那样,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建设精神文明的大事,列入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当前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要把卫生工作纳入村镇规划,及时提出卫生要求,对“两管五改”等卫生工作实行责任制,分片包干,落实到人,因势利导地把爱国卫生运动抓上去。
  第二、 从实际出发,搞好规划,分类指导。每个省、市、县都要有一个大体卫生规划,设想在一年内、二、三年内及“六五”期间完成多少改水、粪管和环境卫生的改造。根据晋城县的经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经济贫困的山区、老区吃水困难和地方病区的改水可采取公办民助的办法;有一定困难的地方,可以采取民办公助或三集资(国家、集体、社员各出一点)的办法;一般地区改水主要靠社队和群众自己力量搞。改水、改厕等,所需的经费和物资,地方财政和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
  第三、搞好卫生宣传教育,加强经常性的卫生管理。爱国卫生运动是最大的,最有力量的,最根本的预防工作,只有把卫生知识教给群众,才能谈到人人讲卫生,向疾病作斗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自觉地搞好卫生宣传;各级卫生防疫站和卫生宣传教育馆(所)要及时提供各种卫生宣传资料;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宣传机构要有计划地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各级爱卫会要抓好卫生宣传的组织领导,规划协调工作。同时在农村健全卫生组织和卫生制度,组织有关部门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的科研工作。
chl_1490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