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劳动人事部等关于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失效]

  文化补课的要求是学习初中文化知识,使补课对象达到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为学习
 治、技术理论打好基础,并为进一步提高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创造条件。
   鉴于技术补课的要求是学习初级技术理论掌握本工种初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技术补课对象是成年职工,上过中学而水平不够;人数众多,学习时间有限,教学组织工作复杂;师资、教材、教学场地等办学条件较差;行业工种的要求和地区之间条件不同等情况,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下列几点。
1.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根据地区、行业、工种的特点,青壮年职工原有水平和办学条件的差异,以及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等情况,来确定补课内容和补课进度。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的不同工种之间,具体要求可以不同,不搞“一刀切”。
2.学以致用,讲究质量。补学初中文化课,要求少而精,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技术业务必需具备的知识;补初级技术课要求适应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补课,要对搞好本职工作,推动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起促进作用。要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补课结业合嘎剩不要图形式、赶任务、走过场。
3.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从补课对象说, 要优先抓好技术工种、关键岗位的青壮年职工;从地区和部门说,要优先抓好职工集中的城市和大中型企业。
 二、对象范围
1.根据《联合通知》补课对象的有关规定, 由各地区、各部门确定补课对象的具体范围,作为制订补课规划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
2.补课对象范围外的文盲、半文盲、初小高小水平的青壮年职工,虽不属于这次补课任务,也要组织学习,逐步提高。可以与补课对象分别规划统计。
 三、标准、内容和考核
1.文化补课的内容, 各地区、各部门以教育部制定的职工初中文化课程的教学大纲,作为基本依据。省、市、自治区教育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订适于本地区使用的初中文化补课教学计划和纲要,规定补课门数、要求、内容和学时数。国务院各部委根据需要与可能并结合本系统的实际,制订本行业各主要工种不同起点和不同要求的文化补课教学计划和要求,规定补课门数、要求、内容和学时数。部委制订的补课纲要,一般只适用于本系统企业。
  文化补课的考核命题评分标准, 以实际使用的补课大纲为依据。考核办法,既要严格,又应简便易行。考核工作由各地区教育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地区性职工学校,县、团级以上职工教育机构又健全的单位,可自行考核,也可以组织地区性的统考。补课合格证由考核单位颁发合格证须注明考试科目及成绩。
2.技术补课,请参照劳动人事部和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搞好青壮年工人技术补课工作的意见》作出规划,组织实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