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完善经济责任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上面。根据一些先进单位的经验,要抓好下列工作:
(一) 企业要根据国家宏观计划的要求和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制,制定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奋斗目标。按照责、权、利相结合,责字当头的原则,逐项分解,层层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直到个人。建立起一套纵横配套、上下结合的比较完整的岗位经济责任制。
(二) 切实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和专业管理工作, 特别要健全定额管
理、 计量检验、原始记录和考核制度。各项定额指标要先进合理,考核要严格认
真,坚持按照标准和用数据进行考核。
(三) 整顿奖励制度,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克服奖金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真正使奖金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要做到限额不突破,单位不拉平,个人能升降。
(四) 认真整顿劳动组织。现在不少企业超员太多,要逐步把岗位上多余人员抽出来。从岗位上下来的人,有的可以组织轮训,有的可以通过生活服务公司或劳动服务公司进行安排。各级领导部门和企业要作出计划,逐步实施。
(五) 加强民主管理。 要依靠广大职工当家作主办好企业。 对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决策、自有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改革、职工的福利事业等,要发动广大职工讨论,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由职代会监督执行。
(六) 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同高度的政治责任心结合起来。
(七) 按照“四化”要求调整好领导班子。这个班子要有革命事业心,有为国家多作贡献,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 能够认真执行党的政策, 年富力强,有知识、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这是搞好企业整顿和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决定性条件。
三、 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关系
在分配上,一定要做到国家多收,保证国家适当集中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企业和职工所得的增长,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来实现。
实行利润留成办法已经三年,明年大部分企业原定试点办法已经到期。为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九八三年要继续执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1981]159号文)和国务院批转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同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1]166号文)规定的利润留成原则和办法。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目前实行的利润留成办法、留成比例、包干基数进行一次整顿。凡是不符合国务院规定,包干基数偏低,留成比例过高,重复提取,拿双份钱的,都应加以调整;对于违反财政纪律、截留利润、偷税漏税、乱摊成本,采取不正当手段挤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必须加以纠正。未经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向企业摊派费用。通过整顿,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较多的增加,支持重点建设;又要保护企业正当的利益,使之有条件进行技术改造和改善职工生活,以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利润留成形式,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所属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按照国发[1981]159号和国发[1981]166号文件规定的七种利润留成形式和原则,选择一种办法实行。从各地的初步实践情况看,实行全行业利润留成,有利于明确企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调整企业之间的苦乐不均,推动行业内部的技术改造;经过机构改革、取消了工业局的县,也可采取以县经委为单位实行统一利润留成或利润包干的办法, 以利于减少管理层次, 调剂企业之间盈利的多寡;对于那些生产任务稳定,领导班子强,工作基础好,技术改造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并纳入国家计划的大型企业,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的原则,部分省、市、自治区和主管部门可以选择两三个企业,报请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批准,试行上交利润递增包干,一定几年不变。但不论采取什么形式,一个单位只能实行一种办法,并且必须保证国家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