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
(一九八二年十月三日 中发[1982]41号)
(一)在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后,中央一再指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有步骤地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加强干部的教育和训练,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中央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包括裁并重叠的机构,组建领导班子,紧缩人员编制,特别是实行老干部离休退休制度,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一大批超过规定年龄界限的老同志退出第一线,许多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使领导班子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当前,要不失时机地抓紧培训干部,把干部教育工作正常化、正规化、制度化,力争在三、五年内使中央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能否适应总任务的要求,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因此,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培训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批专门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继往开来、保证党的路线连续性的紧迫要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们党是有重视培养、训练干部的历史传统的。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一方面组织广大干部在革命实践中学习提高,一方面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兴办各类干部学校,组织在职学习,为夺取革命胜利准备了大批治党、治军、治国的干部。建国以后,我们党由战争环境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广大干部掌握原来所不熟悉的建设本领和知识,在大力倡导和组织干部在职学习的同时,举办党校、干部学校、工农速成中学,抽调年轻干部上大学,并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培养、 造就了大批人才。 许多干部响应党的号召,长期不懈地勤奋学习,使自己从外行变为内行,有些同志已经是精通业务的专门家。现在活跃在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绝大多数就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培养出来的。但是,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培训干部的工作逐渐削弱,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干部受到压抑,特别是十年内乱期间,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都受到严重摧残、破坏、贻误了老、中、青几代人的学习与提高,致使目前整个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知识和专业水平很不适应工作的需要。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现在这件大事再也不能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