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

  要充分发挥科协系统跨行业、跨学科的智力优势,通过组织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论坛等形式,围绕灾后重建以及减灾救灾方面的综合性、长远性、前瞻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提出科学应对措施和技术规范。针对灾害过程中的应急机制、灾害的长期影响以及建立长效预警机制、提高应对灾害能力等问题设置专项课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在大会报告中安排相应内容,并增设专题分会场。中国科协2008年学术交流课题资助将增加减灾救灾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协主管科技期刊要及时组织和发表减灾救灾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科普文章。

  五、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要及时总结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尽快组织确定选题、收集素材,编辑制作相关手册、广播节目、电视栏目,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国公众科技网、中国科协网、科普大篷车以及公众媒体,及时传递到灾区,支援灾区恢复建设。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主题宣传教育及全国科普日活动中,要采用多种形式、从不同学科角度普及减灾救灾新观念、新知识。组织有关专家,面向领导干部、相关部门以及科技工作者举办高端科普报告会。

  六、关心灾区科技工作者生产生活
  各地科协要及时了解掌握灾区科技工作者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帮扶救助,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对战斗在减灾救灾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要及时走访慰问,鼓舞士气,调动其投身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性。

  七、重建受损科普基础设施,恢复科普服务能力
  各地科协要准确掌握科普设施设备受损情况,并向财政等有关部门反映,积极争取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落实各项政策,解决重建和修复科普设施的资金问题。要及时开展科普设施重建工作,修复因灾损毁的科普宣传栏、示范基地、科普场馆等科普设施,尽快恢复科普服务能力。

  八、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中涌现出的减灾救灾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各级科协及其所属学会关爱和帮扶灾区困难群众的好做法、好措施,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友爱精神,进一步增强受灾地区干部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努力营造关爱和帮扶受灾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