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土壤解冻到苗根深度后,在苗木新芽萌动前,应即抓紧时间,趁土壤刚化冻和水分较多时,提前进行。可以顶浆造林,但不得顶冻土造林。
南方土壤不结冻地区,应在树木停止生长后至发芽前进行。
春季造林时间要尽量缩短。北方半干旱地区造林和南方常绿阔叶树造林,尤应缩短造林时间。同一地区同一树种造林,从开始至结束,除容器苗、带土大苗外,一般不能超过半月左右。
各地造林的顺序一般是:先平原区,低山区,后高山区;先阳坡,后阴坡;先岗地;后洼地先沙土,后粘土;先萌动早的树种,后萌动晚的树种。
第二十九条 华北中原、东北、西北等地区。秋季也是造林的季节。不易储藏的大粒种子,可以随采随播。这些种子和大粒、硬壳、休眠期长的种子的直播造林,以及插条、压条、分根、截干栽根等方法的造林,也可于秋季进行。秋季植苗、分殖造林一般应在树木停止生长后开始,在土壤封冻前结束。冻拔害严重的地方,不宜秋季造林。
干湿季明显,春季、初夏干旱严重的地区及在雨季容易成活的某些常绿树种,可于雨季进行造林。雨季造林应在透雨后的连阴天进行。
第九章 抚育保护
第三十条 必须认真搞好幼林抚育。
除草松土工作,应从春季造林的当年或秋冬季造林的第二年开始,直到幼林郁闭时为止。但个别适应性强的树种,例如马尾松、云南松、油松等,可以只割草,不松土。风沙区还要及时对风蚀后露出的苗根培土。
除草松土在造林的头二、三年特别重要,尤其是春季杂草刚发芽时就要进行第一次除草。除草松土贵在及时,要除早、除小、除了。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造林后初期生长快的树种,其抚育次数应为:
第1年 2-3次
第2年 2次
第3年 1次
有冻拔害地区第1年可减少松土次数,以培土为主。
半干旱地区造林,湿润、半湿润地区造林后初期生长较慢的树种,以及播种造林,必须增加抚育年限至第4年、第5年或更长一些。每年抚育次数至少是:
第1年 2-3次
第2年 2-3次
第3年 2-3次
第4年 1-2次
第5年 1次
第三十一条 幼林抚育要根据整地方式,分别采用全面、带状和块状抚育的方法。块状地周围及带间的杂草,如果很高很密,要在每年生长旺季割除。
对妨碍造林树种生长的攀援植物,要及时清除。
直播造林,要防止鸟兽为害,直到发芽出土脱壳为止。以后要及时间苗、定株。
第三十二条 进行全面或带状除草松土时,可以实行林肥(绿肥)、林粮、林油、林菜、林药间作,以耕代抚。但间种的作物种类和种植的方式,应以促进林木生长为主要目的。作物应距幼树30厘米以上;以豆类和矮杆作物为主,严禁间种有害林木生长的藤本作物,高秆作物。进行农作物中耕除草时,必须同时在幼林的株行间中耕除草,并防止损伤树苗。
第三十三条 造林成活率不足85%时,或虽达到85%以上,而呈块状死亡者,均应进行补植。补植工作应在造林后一年内进行,并应进行局部整地,选用大苗或同龄苗木,精心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