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商业部关于发展调味品生产的报告的通知
(一九八二年四月八日)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商业部《关于发展调味品生产的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转发,请研究执行。
酱油、醋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产品虽小,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目前调味品生产能力不足,厂房简陋,卫生条件差,质量无保证。望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认真抓一抓这件事,切实解决这些存在问题。主要调味品所需原料,请各地纳入计划,给予保证。鉴于这个行业多年来发展缓慢,现在拿出一些钱来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是十分必要的。请各省、市、自治区在安排计划时,认真加以考虑。要争取在短时间内,把调味品产量、质量尽快搞上去,使市场供应状况有显著改善。
关于发展调味品生产的报告
我们对酱油、醋等调味品行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邀集北京、天津、上海、吉林、四川和哈尔滨 、武汉 、广州等省市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况和意见报告如下:
一
三十多年来,调味品工业有一定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个行业重视不够,生产发展缓慢,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当前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
(一) 生产能力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人民调味品的消费水平很低,如酱油每人年平均只有三斤五两。从当前我国的生产能力看,连这样低的消费水平,也难于保证。近两年来,农民的购买力提高,大量酱油流往农村,更增加了城市市场的压力。有的地方,早已禁产的化学酱油,又开始在市场上出现。
(二) 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卫生条件差。
我国的调味品工厂,多数是由解放前的小作坊或前店后厂组成的,场地十分狭小。解放后,有的利用民房、祠堂、庙宇,有的在合营后搞了一些简易建筑,加以年久失修,不少省市反映,危险建筑占三分之一以上。一九七九年,北京市酱油厂就曾因厂房危险而停产,造成市场酱油脱销。在这种条件下,新的生产工艺不能采用,必要的设备无法增添,工人常在四十度高温下从事出料、翻曲、倒池等笨重体力劳动,生产效率很低。有的工厂管道锈蚀,油池渗漏,酱油污染严重。
(三) 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经济效果差。
日本制做酱油,蛋白质利用率为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五,而我国一般只有百分之六十五左右, 有的地方只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 多数调味品生产企业技术力量簿弱, 有的根本没有技术人员。 酱油生产成本相差悬殊,每吨标准酱油成本有的一百零八元,有的二百零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