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司法部发布《办理几项主要公证行为的试行办法》[失效]

  送养人应具备:
  1.父母有两个以上孩子;
  2.父母双方或几个监护人都同意送养;
  3.如系医院、民政部门送养的,对儿童的来源必须清楚。
  被收养人应具备:
  1.年龄在七周岁以下;
  2.未患精神病和其它严重疾病。
  (二)办理收养公证在程序上的补充规定
  1.公证员检查当事人各方是否都到场。夫妻都在一地的须一起到场,如夫妻不在一地的,可由一方到场,但必须提供另一方同意收养的经公证证明的文书;
  2.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收养的条件;
  3.向当事人讲明收养确立之后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查明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齐全、属实。
  (三)关于解除收养公证
  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或者收养人与未成年的被收养人的生父母协商同意之后,经调查无不良意图,可以办理理解除收养公证。收养关系解除后,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即终止。
  收养人与未成年的被收养人解除关系后,随即恢复被收养人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解除收养关系后,被收养人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取得生父母的同意,在完成一定的法律手续后才能恢复。
  (四)关于收养成年人
  领养成年人是收养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应从严掌握。
  婚后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患精神病等严重疾病或有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尽赡养义务的老人,在女方年满五十岁或男方年满五十五岁时,原则上可以收养一名年龄相差二十岁以上的未婚的青年。
  无配偶老人可以照上项规定收养子女。
  (五)关于事实收养
  未经公证的收养关系,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共同生活多年,形成事实收养的,可以参照第(一)、(四)所规定的条件补办公证手续。
  (六)办理收养公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严格审查当事人收养的动机和意图,防止不法行为和违背现行政策的行为。
  2.掌握收养当事人的经济来源、健康状况、道德品质,以保障儿童和老人的利益。
  3.收养当事人不得委托他人申请办理收养公证。
  4.因收养关系的确立而需要转移户口的,要告诉当事人,应以不违背户籍管理办法为前提。
  5.在办理收养公证的过程中,公证处要多与有关部门联系,要着重注意国家的劳动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有关规定。

              四、办理委托公证

  委托是委托人授权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办理委托事务。委托人因时间、地点、健康及知识、能力等条件不能或不便自己进行民事活动时,可委托他人代理。这种行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即仅以委托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产生法律效力。受托人应以委托的的名义完成所委托的事务,因此而产生的一切权利、义务后果,均由委托人享有或承担。
  (一)办理委托公证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