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2007年支持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情况
2007年,中央继续稳定完善加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全年用于“三农”的资金达4318亿元,比2006年增加801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大力扶持生猪、牛奶、油料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为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共安排资金5136亿元,继续加强和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制定和公布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适时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安排资金加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继续组织实施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等工程。针对生猪、牛奶、油料等农产品供求关系新变化,今年国务院及时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投入,促进“菜篮子”农产品稳定发展。为扶持生猪生产发展,出台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意见,安排1079亿元扶持资金,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母猪政策性保险,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落实生猪养殖大县奖励政策,全面落实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强制免疫疫苗补贴,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为扶持奶业生产发展,出台扶持奶业生产发展意见,重点对优质后备奶牛给予补贴,对疫病奶牛强制扑杀给予补偿,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信贷支持。为促进油料生产发展,出台促进油料生产发展意见,扩大大豆良种补贴规模,设立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加快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开展油料作物保险试点工作,促进油料产业化经营,加强油料作物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完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控。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积极性,继续对财政困难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加快改变农村基础条件落后的现状,今年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其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投资达620亿元,比上年增加90多亿元。一是加快耕地质量及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中部地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同时,继续增加投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推进市场信息体系,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加强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9%以上。三是加强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64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继续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安排资金415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截至11月底,全社会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673亿元。四是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安排资金25亿元支持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场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实施西北地区百万太阳灶建设工程;推进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强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水电能源开发的信贷支持。五是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完善退耕还林(草)政策;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加强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