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情况的报告


  当前,社会保障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较大,部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难以参加医疗保险,部分劳动者工伤待遇落实难,物价上涨对部分困难群众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窄、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基金投资渠道较为单一等。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做到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认真做好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继续调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标准,确保城市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二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省级统筹,逐步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问题,积极研究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研究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继续做好东部地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开展工伤预防和康复试点。继续推进城市低保救助法制化进程,不断规范分类施保办法,探索低保标准科学制定和调整的办法,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探索解决低保边缘家庭贫困问题。三是加强扩面征缴,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四是完善基金监管制度和制约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基金安全。研究制定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统一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

  四、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

  劳动合同是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载体。针对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者权益易受损害的问题,各级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制定实施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2006年,部署开展“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从2006年至2008年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目标。通过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06年底,全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3.9%,预计2007年签订率将超过90%。二是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要求从2007年起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都应按相关规定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并在全国部署了工作,一些地区已取得明显成效,对企业劳动用工的监控逐步加强。三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各地普遍加强了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设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劳动关系处理工作继续加强。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大力开展工会法律援助活动,工会法律监督得到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在职工民主参与以及在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