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更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有关部门将加强组织领导,制订改革配套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互相衔接,协调推进,并积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思路。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做到反复抓、抓反复。要通过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把各级领导发动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要通过集中整治,确保到今年年底前建立和完善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两个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的保障体系,即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此外,还要总结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逐渐养成好的习惯,逐步形成一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第一,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首先要把从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整个链条都管起来,并实行严格的追溯制度,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要能够追究到责任主体。一是从源头上抓质量。对农产品着重加强产地环境和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管理,加强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的监管。二是严把食品出口关、货架关和餐桌关。严把出口关,就是要推行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严格实施出口食品疫情疫病、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推行出口食品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依法严厉打击逃漏检行为,质检和海关尽快实现联网核查,严防问题食品流出国门。严把货架关,就是要严格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严格查验和标识标签管理,对所有食品经营户实行实名登记制,特别要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的管理,延伸监管链条;对不合格食品一经发现,坚决退市和召回。严把餐桌关,进一步强化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卫生索证管理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其次要把整治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放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重点方面,放在食品和与健康安全相关的重点产品。坚决取缔“三无”企业,坚决打掉一批违法企业。把小作坊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对达不到质量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的必须限期改造;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不准出本乡镇或社区销售,不准进入商场、超市销售;尤其要防止小作坊使用非食品和回收食品作原料,滥用添加剂。要把整治和引导扶持结合起来,鼓励大企业带小企业、小作坊,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水平。

  第二,进一步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强药品研制环节整治工作,全面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药品GMP的监督实施,全面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定工作,完善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制度;加快建设药品监控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特殊药品监控网络,加强药品流向实时监控;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严格药品经营准入管理,强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和广告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医疗器械注册资料核查,强化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和质量监督抽验,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标准和监管法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