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的报告


  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近三年来,在全国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4年的80.5%下降到2006年的69.7%。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每诊疗人次费用与2005年相比接近零增长,住院费用出现负增长。这是近20年来医药费用控制首次出现的良好情况。

  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国务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制定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

  (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和标准建设。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法规和规章。为进一步明确监管管理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今年7月以来,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草案)》,已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稿)》,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很快公布施行。有关部门对1万多项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14万多项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并对现有246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修订,新制定了200多项国家标准。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近年来,国务院统一部署,连续五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今年8月,为切实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国务院成立了由吴仪副总理任组长的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前,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深入发动,专项整治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正在扎实推进,确定的八大任务、20个工作目标已基本实现。

  加强农产品和猪肉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成立了跨部门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畜产品“瘦肉精”污染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例行监测,引导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生猪屠宰企业的检查整顿,取缔私屠宰窝点,建立猪肉流通信息追溯制度,保证猪肉质量安全。

  严格实施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已对我国所有28大类525种食品全部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共向生产企业颁发了10.7万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产品都按规定使用了准入标志(QS)。通过建立和严格获证企业监管,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强制检验、监督抽查、召回、年审等监管制度,确保了获证食品质量安全。通过实施和宣传,这些制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消费者依照相关标识标志选购安全食品的习惯也初步形成。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