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梳理规范违规短信息资费套餐的情况。为加大从源头上切断垃圾短信息价值链的管理力度,各地基础电信企业对短信息业务的各类资费套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自查,关闭停用了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套餐,并对所有在售的套餐资费进行了修改。浙江省联通公司清查了1005个涉及短信息套餐产品,对发现的350个不符合规定产品,全部关闭停用。
(五) 处理用户投诉举报的情况。各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当地运营企业加大垃圾短信息举报投诉的宣传及处理力度,提供电话、短信、网站等多种渠道方便用户投诉举报,并配备专职人员加快回复速度。贵州等地移动公司承诺投诉举报处理回复的时限从现行的72小时缩短为48小时。山东省通信管理局还主动与我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建立机制,监督企业妥善处理其中涉及山东省基础电信企业的用户投诉。
另外,对于小区短信息、漫游欢迎短信息发送商业广告问题、客户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以及向用户提供反垃圾短信息相关服务和软硬件产品问题等,基础电信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开展相关工作。
二、 积极会同工商部门研究加强短信息广告管理的情况。
针对垃圾短信息广告扰民、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我局自今年4月起主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司,对制定出台“现阶段加强短信息广告服务管理的规定”进行了研究,期间就该管理规定的初稿征求了各省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的意见。经多次讨论,目前与工商管理部门就合法提供短信息广告服务的经营资质条件、申办程序和服务规范,以及接入商责任义务等实质问题,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待新一轮修订后,力争尽快联合出台并组织实施。
三、 各地报送信息与加强宣传的情况。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多数省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企业都比较重视信息报送和加强宣传的工作,克服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指定专人负责,坚持按要求定期上报各阶段开展情况及问题。其中,浙江、陕西、山东等省管局及中国联通上报信息详实、及时,为我部掌控全国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提供了第一手素材。但也有部分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和省通信管理局至今未按要求向我局报送信息。
在开展专项行动宣传工作方面,福建、重庆、山东、四川等省通信管理局通过在本局网站及当地主流媒体发布系列报道、警示案例信息、违规企业曝光等多种形式,及时报道垃圾短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效措施及阶段性成效。并向社会公布了举报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期间,福建省通信管理局报道的相关信息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