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八五”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规划

  (1)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偏低,其中住宅工程尤为突出;
  (2)一些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仍未消除;
  (3)倒塌事故还时有发生。
  因此“八五”期间治理工程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把质量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八五”质量工作目标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我国第二步经济发展战略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三届七中全会强调,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重点要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力争工业生产的质量、品种、效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建设领域广大职工肩负着重任,不仅要建造大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且要使工程质量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缩小我国工程质量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此,确定“八五”期间的质量工作目标如下:
  工程质量方面,到“八五”期末,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比“七五”上一个台阶:
  (1)工程设计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工艺先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国际八十年代同类水平;
  (2)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做到一次试车成功,从工程质量上保证按期达到设计能力,并努力争创省、市或部级优质工程,一些国家重点骨干工程项目,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一般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普遍达到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等级,其中优良率达到20%以上,并创出一批优质工程;
  (4)基本消除重大工程倒塌事故和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
  质量管理工作方面:
  (1)“质量第一”的观念普遍树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各工程建设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
  (2)质量法规基本健全,有关的行政法规、技术法规和经济法规基本配套;
  (3)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健全,工作运转正常,基本达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4)质量检查、认证的技术基础工作基本完善,具备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实现“八五”质量目标的主要措施
  我国工程质量水平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必须充分运用行政、法制、经济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八五”期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