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评分分五个档次,分别为好(9、10分)、较好(7、8分)、一般(6分)、较差(3、4、5分)、很差(0、1、2分)。
2.各单位质量管理行为督查评分为各项抽查指标项评分的平均值减去应扣除分数。
附表2: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督查内容及评分表
单位工程
| 分部工程
| 抽查指标项
| 标准或要求
| 评分
|
路基工程
| 土
石
方
| 含水量
| 适宜,碾压无明显轮迹、无“弹簧”
| |
临时排水
| 符合规范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造成路基严重冲刷或冲毁农田的,本项计0分。
| |
分层厚度
| 满足要求,与压实功效匹配
| |
取弃土
| 符合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否则本项计0分。
| |
砌体
| 砌筑和勾缝
| 砌筑、勾缝密实牢固
| |
软基
处理
| 处理范围及深度
| 符合设计要求
| |
沉降观测
| 按要求进行设置、布点和观测
| |
路
面
工
程
| 沥
青
面
层
| 材料规格及存放
| 场地硬化,无混堆;集料针片状符合要求
| |
摊铺和碾压温度、速度
| 现场控制有效,满足要求
| |
均匀性
| 沥青用量稳定,无明显离析或明显超粒径
| |
层间处理
| 无污染,粘层油适量,交通管制到位
| |
砼
面
层
| 材料规格及存放
| 场地硬化,无混堆;水泥存放符合防雨、防潮要求;集料针片状符合要求
| |
均匀性
| 水灰比稳定,无明显离析或明显超粒径
| |
接缝、传(拉)力杆设置
| 接缝平顺,填料饱满,传(拉)力杆位置准确、牢固
| |
养生
| 保湿,保证养生期
| |
基层
底基
层
| 材料规格及存放
| 场地硬化,无混堆;水泥存放符合防雨、防潮要求;材料规格符合要求
| |
均匀性
| 无明显离析或明显超粒径
| |
含水量
| 适宜,碾压无明显轮迹
| |
养生
| 保湿,保证养生期;交通管制到位;表面无松散、剥落
| |
桥
梁
工
程
| 砼
工
程
| 材料规格及存放
| 场地硬化,无混堆;水泥存放符合防雨、防潮要求;集料针片状符合要求
| |
均匀性
| 水灰比稳定,无明显离析或超料径
| |
湿接缝
| 施工规范,混凝土密实
| |
梁板顶部浇注
| 平整,无浮浆
| |
梁板存放
| 规范
| |
预拱度
| 符合设计要求
| |
支座安装
| 符合设计要求
| |
支架、模板强度与刚度
| 坚固稳定,无变形
| |
养生
| 保湿,保证养生期
| |
外观
| 平整密实,色泽均匀,无蜂窝麻面。露筋、修补,本项计0分。
| |
钢筋
| 连接(焊接或机械连接)
| 连接(长度、角度)规范,无焊伤
| |
存放
| 防雨、防潮、防(除)锈,无防护措施计0分。
| |
预应
力
| 预应力筋
| 不绞丝、绞束,无滑(断)丝,切割规范
| |
封锚
| 规范、密实
| |
桩基施工
| 水下砼浇筑
| 连续,记录真实
| |
钻孔施工
| 连续,钻孔记录完整,及时检测,清孔
| |
隧
道
工
程
| 开挖
| 通风、照明、防尘
| 措施完善,运行正常
| |
周边收敛量测
| 埋点、量测频率规范,数据处理及时
| |
爆破后清理和支撑
| 及时到位
| |
初期
支护
| 锚杆及垫板安装
| 符合设计
| |
支护时间和方式
| 及时、规范
| |
钢拱架与隔栅定位
| 符合设计要求
| |
防水板
| 焊接紧密、大面平顺、张弛适度
| |
渗水
| 无渗水现象
| |
外观
| 平整密实,色泽均匀,无蜂窝麻面。有露筋、修补,本项计0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