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四、实验室检测
  (一)包涵体的检测。
  1. 血片及白细胞涂片制备
  采集的抗凝血标本尽快用血球层推血片,待干燥后冷丙酮固定10min;或提取抗凝血中的白细胞并进行涂片,待干燥后冷丙酮固定10min。
  2. 染色
  通常采用瑞氏(Wright)染色法、姬氏(Giemsa)染色法及瑞-姬混合染色法。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使用美国CDC推荐的染色方法。
  3. 染液配置方法
  (1)瑞-姬染液:取瑞氏染料和姬氏染料各0.5 g,以甲醇研溶,加甲醇500ml保存,每天摇匀1次,1周后可使用。
  (2)改良Mc Donald法瑞-姬染色剂:75 ml甘油(分析纯)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Na2HPO4 1g和KH2PO4 2g),以4 ml蒸馏水溶解,37 ℃水浴24 h溶解混匀,用滤纸过滤,保存于密封的棕色瓶中备用。上述甘油缓冲液1.5 ml加瑞-姬染色剂50 ml,混匀后备用。
  4. 染色步骤
  血推片或白细胞涂片分别以两种染色剂染色2 min,再加蒸馏水作用5 min,用自来水冲洗。
  5. 结果观察
  中性粒细胞中可见桑葚状包涵体(见图1),并注意保存相关标本,以便进行复核。
  (二)血清学检测。
  常用血清学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IFA)法。采集急性期(发热初期,一般发病1周内)与恢复期(至少间隔2-3周)双份血清。如恢复期血清抗体检测阴性,应建议医生采集第3份血液样本(间隔2-4周)。
  1. 试剂
  使用国际推荐的、经过ISO质量认证的产品。
  2. 方法及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3. 结果解释
IFA检测结果解释按说明书进行。
  如果同时检测双份血清,IgG抗体4倍升高,则结果强烈支持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如果急性期抗体升高,而恢复期没有升高或轻微升高,则应采集第3份血液样本(间隔2-4周)进行进一步检测。
  (三)嗜粒细胞无形体核酸PCR检测。
  目前,国际推荐使用16S rRNA基因检测方法,有条件的实验室,可进一步选用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扩增方法。
  1. DNA提取
  用急性期、未使用抗生素的EDTA抗凝血或非抗凝血血球部分、白细胞及蜱研磨液提取DNA。最后,以AE缓冲液50µl抽滤以提高回收的DNA浓度。如采用血液白细胞层提取DNA,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实验时,应采集当地正常人血液同时提取DNA,作为PCR的阴性对照。
  2. PCR扩增
  (1)16S rRNA基因检测:16S rRNA 高度保守,是PCR检测最常用的扩增靶基因,巢式PCR检测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属特异及种特异引物同时进行检测。PCR检测应分区进行,避免污染。使用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巢式PCR检测无形体及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常用引物

引物名称

序 列

片段长度(bp)

Eh-out1(AF414399)

5’-TTG 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A ACG-3’

653

Eh-out2(AF414399)

5’-CAC CTC TAC ACT AGG AAT TCC GCT ATC-3’

Eh-gs1(AF414399)

5’-GTA ATA CT GTA TAA TCC CTG-3’

282

Eh-gs2(AF414399)

5’-GTA CCG TCA TTA TCT TCC CTA-3’

HGA1

5’-GTC GAA CGG ATT ATT CTT TAT AGC TTG -3’

389

HGA2

5’-TAT AGG TAC CGT CAT TAT CTT CCC TAC-3’


PCR反应混合物的准备按常规进行。第一轮反应采用外引物对Eh-out1和Eh-out2,DNA模板10µl(白细胞提取的DNA可适当减少)。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µl或50µl(需要进行PCR测序或克隆时,应适当扩大反应体系),其它成分的浓度按常规进行。反应程序如下:
  94℃ 5min
  40循环:94℃ 45sec
  55℃ 50sec
  72℃ 1min
  72℃ 总延伸 5min
  第二轮反应使用2对引物分别进行巢式PCR。2对引物分别是无形体属及埃立克体属通用内引物(Eh-gs1、Eh-gs2);以及HGA种特异性引物(HGA1及HGA2)。检测样本取第一轮产物1-2µl为模板,阳性对照取0.5µl为模板。反应程序同第一轮反应。
  (2)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扩增
  与groEL基因的应用相比,16S rRNA基因的应用更为广泛,但groEL基因在不同种属间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因此,对于诊断及菌株的鉴定,groEL基因均具有重要意义。该基因扩增使用巢式PCR,引物序列见表2。
  表2 groEL基因扩增常用引物

引物名称

序 列

退火温度

片段长度bp)

HS1

5’-TGG GCT GGT A(A/C)TGA AAT

52℃

1431

HS6

5’-CCI CCI GGI ACI A(C/T)ACC TTC

HS43

5’-AT(A/T)GC(A/T) AA(G/A)GAA GCA TAG TC

55℃

HGA480

HS45

5’-ACT TCA CG(C/T)(C/T)TCA TAG AC

HME528


DNA提取同上。PCR检测时,反应混合物的准备按常规进行。DNA模板量同16S rRNA基因检测。巢式PCR第一轮反应采用外引物对HS1及HS6。
  反应程序如下:
  3循环:94℃ 1min
  48℃ 2min
  70℃ 90sec
  37循环:88℃ 1min
  52℃ 2min
  70℃ 90sec
  68℃ 总延伸 5min
  第二轮PCR引物采用HS43及HS45。检测样本取第一轮产物1-2µl为模板,阳性对照取0.5µl为模板。反应程序同第一轮反应。反应程序同第一轮反应,但退火温度由52℃改为55℃。
  3.测序及分析
  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同源比较,分析当地流行株与其它地区的变异性。
  (四)病原体分离培养。
  多用HL-60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分离培养。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将白细胞部分接种培养基,然后将100-500µl抗凝血接种到悬浮有2×105或1×106细胞内, 每2-3天染色检查包涵体,一般5-10天可查见包涵体。由于分离可能受到红细胞的影响,因此,建议使用以下方法:
  1.白细胞分离: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Ficoll-Paque)。一般采用2-3 ml EDTA抗凝血,用2倍体积的无菌Hanks 平衡盐溶液稀释,最后采用Histopaque(Sigma,St . louis, Mo)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白细胞,可以获得较高的白细胞,用以分离HGA。采用白细胞分离方法进行接种时,应注意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2. 红细胞裂解后收集白细胞(NHCl4裂解法)。
  3. 在使用含有红细胞的标本培养后,另加入宿主未感染的细胞,建立混合培养。
  血液白细胞悬浮于2ml体积、含有5-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且在25 cm2培养瓶内与培养细胞作用3小时。37℃、5% CO2 条件下振摇孵育,可增加病原体与细胞的作用。
  病原体的鉴定:可通过种特异引物进行PCR鉴定。
  五、生物安全
  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生物安全应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标本灭活、病原DNA标本提取及病原体分离操作应在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进行。非感染性材料的检测可在生物安全I级实验室进行。
  (二)血液标本采集安全注意事项。
  采集病例的标本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采集者应戴乳胶手套,尽量避免病例的血液外溢或直接接触。如发生血液外溢污染环境时,应及时采用75%酒精或常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应按照对传染性样本的要求,对采集标本的器具及病人止血棉球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锐器扎伤皮肤,一旦发生,应按临床外科要求,及时进行伤口清创。如直接沾染了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的血液,除及时消毒皮肤外,应口服强力霉素预防感染,服用剂量参照《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试行)》(附件1)。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