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留所服刑罪犯与其他在押人员混管混押的;
(四)其他违反留所服刑规定的。
第二节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检察
第二十九条 对看守所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检察的内容:
(一)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条件;
(二)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
(三)对依法应当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看守所是否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
第三十条 对看守所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检察的方法:
(一)查阅被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的案卷材料;
(二)审查被呈报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病残鉴定和病历资料;
(三)列席看守所审核拟提请或者呈报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会议;
(四)向有关人员了解被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表现等情况。
第三十一条 对于看守所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的检察情况,驻所检察室应当记入《看守所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情况登记表》。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对看守所提请或者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检察的未尽事项,参照《
人民检察院监狱检察办法》第三章刑罚变更执行检察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办理罪犯又犯罪案件
第三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责公安机关侦查的留所服刑罪犯又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以及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等工作。
第三十四条 发现留所服刑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应当分别情形作出处理:
(一)适宜于服刑地人民法院审理的,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二)适宜于原审地或者犯罪地人民法院审理的,转交当地人民检察院办理;
(三)属于职务犯罪的,交由原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办理。
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间的犯罪案件,由原办案机关处理。驻所检察室发现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的,应当告知本院侦查监督部门。
第七章 受理控告、举报和申诉
第三十六条 驻所检察室应当受理在押人员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检察机关提出的控告、举报和申诉,根据在押人员反映的情况,及时审查处理,并填写《控告、举报和申诉登记表》。
第三十七条 驻所检察室应当在看守所内设立检察官信箱,及时接收在押人员控告、举报和申诉材料。
第三十八条 驻所检察室对在押人员向检察机关提交的自首、检举和揭发犯罪线索等材料,依照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办理,并检察兑现政策情况。
第三十九条 驻所检察室办理控告、举报案件,对控告人或者举报人要求回复处理结果的,应当将调查核实情况反馈控告人、举报人。
第四十条 驻所检察室受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关羁押期限的申诉,应当认真进行核实,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申诉人。
第四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审查留所服刑罪犯的刑事申诉,认为原判决或者裁定正确、申诉理由不成立的,应当将审查结果答复申诉人并做好息诉工作;认为原判决、裁定有错误可能,需要立案复查的,应当移送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办理。
第八章 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
第四十二条 纠正违法的程序:
(一)驻所检察人员发现轻微违法情况,可以当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并及时向驻所检察室负责人报告,填写《检察纠正违法情况登记表》;
(二)驻所检察室发现严重违法情况,或者在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后被监督单位七日内未予纠正且不说明理由的,应当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及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