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建筑材料与工艺:藏族建筑的传统材料包括石材(天然块石、片石、卵石为主)、木材(用于梁架、楼层等处)和黄土(用于夯筑墙体、石材砌筑、楼面铺设等);传统的外墙建造工艺可分为垒石、夯土或土坯,内部结构以木构为主。
2、碉楼
(1)藏寨中的碉楼多独立散布,有的与民居结合、砌筑于民居一角。
(2)藏族的碉楼多为石砌,平面以四角为主,另有少量星形等多角碉。高度10~60余米不等,底层平面尺寸25~100余平方米不一。
(3)碉楼中一般设有粮仓、库房等日常生活使用功能,灾后重建应按照原样修复、使用。
(4)碉楼中有经堂、壁画或其他特殊功能的应采取重点保护措施。
3、保护措施:
(1)属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群)、碉楼和村寨一律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实施保护措施、执行报批程序;
(2)属于非文物的藏族传统建筑一般按照“原址、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式、原功能”实施旧址修复;
(3)其他非传统建筑的修复应尽可能在外观上与传统建筑和谐,尽可能少用石棉瓦等现代简易材料,避免不和谐景观;
(4)凡属藏族聚居的村寨一律按照原村寨整体格局修复,保持传统的选址特征、造型特征。
(5)凡属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碉楼一律参照非文物藏族传统建筑修复。
(6)川西北的藏族建筑应注意区分农区和牧区的差异进行修复。
(三) 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
联 系 人:王立军
电 话:13701381694
Email:wanglj@cadg.com
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技术措施
(一)用途
全面系统地介绍民用建筑工程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等解决方案,疑难问题处理技术。
(二)功能介绍
1、《规划?建筑》第一部分包括基地总平面、竖向、道路、停车场、绿化景观设计和管线综合等内容;第二部分包括个体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细部构造、建筑部位设计、设备用房设计及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等内容。
2、《结构》包括各种结构型式的设计,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地区和抗震设防地区。本分册不但可供全国各级设计单位的专业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参照和选用,更是在工程设计中提高效率、确保质量的最佳选择。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包括建筑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砌体结构设计、木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多高层房屋钢结构设计、钢混组合房屋结构设计及网架与网壳设计等。
3、《给水排水》包括建筑给排水领域的全部设计内容。各章节从方案选择到设计计算及管材选用与敷设等,给设计人员以全面、系统地指导,并结合国内工程建设的热点和新技术,特列专章编写了体育场(馆)和游泳池(馆)以及直饮水、雨水利用、小区绿地喷灌、中水等的技术应用,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和权威性。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给水、直饮水、排水、雨水、热水、消防、循环水、中水、特殊地区建筑给水排水、水景及喷灌、体育场馆、游泳池共13章。
4、《暖通空调?动力》包括基本规定、采暖与供热、空气调节、通风与防火、消声与减震、制冷装置、控制与监测、锅炉房和热交换站设计、燃气供应等的相关设计规范的细化与引伸、设计中常见难题的解决方案、设计中易出错问题的处理措施等,同时介绍了新材料、新技术的相关内容。
5、《电气》包括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全部内容,全面、具体、深入地介绍了建筑电气工程常规设计的程序、方法、内容、技术参数及设计注意事项等,并将强弱电互为依存、互相融合的控制技术与控制设备以及智能化系统、系统集成的功能要求、设计方法、系统配置、设备选型、信息网络接口、通信协议等新技术、新设备作为重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主要内容包括:供电系统、配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敷设、常用电气设备、电气照明、防雷接地;消防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厅堂扩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呼叫信号与公共显示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机房工程以及住宅电气设计等。
(三)注意事项:注意与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协调使用。
厂 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2号楼(100044)
联 系 人:孙英
电 话:13701002387
Email:suny@chinabuilding.com.cn
六、冷弯薄壁型钢低层房屋体系
(四)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城市的别墅和住宅、中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居民住宅、流动性强的军队营房、民政方面抗灾救灾的重建居所等,范围广泛。
(五)技术要点
1、由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和轻型板材如石膏板、OSB板(定向刨花板)、彩钢板等组成,共同作为承重和围护结构。
2、实行工厂化生产,制造为冷加工,工业化程度高。
3、现场安装全部为螺钉连接,现场湿作业没有或很少,安装速度快、施工周期短。
4、本体系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可抵御9度地震)。
5、可按不同文化和建筑风格要求进行设计,外型美观。
6、钢材可以100%回收,其它材料可以80%回收。
7、承重构件壁厚小于2mm,构件轻,对施工机具要求低,施工便捷。
8、结构用钢量35kg/㎡左右。
9、经济跨度6~9m。
10、墙体隔音:可达60dB。
11、用料少,运输效率高。
12、搬迁容易,使真正意义上的搬家成为可能。
13、应用技术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建筑房屋技术规程》(初稿)
(六)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2号楼(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