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努力构建远程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优质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并开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招生就业、资助监管和学生实习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5.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实际,起草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筹备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条例》,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团组织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验工作基地建设,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工程,组织编写新的德育教材,组织开展面向全体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的培训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第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表彰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6.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活力
继续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别界限,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重组,依托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或示范性高职,以专业为纽带,组建由相关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县级职教中心参加的职业教育集团,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校际合作、中高职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和城乡合作。筹备召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座谈会。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中等职业教育要完善学生“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行学生“一年在县级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骨干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进一步规范实习行为,推进学生实习工作的有效健康持续开展。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经验交流会。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