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着力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都强调指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这既是当前反腐倡廉的重点工作,也是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长远奋斗目标,更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发展。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三者有机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坚持惩防并举,统筹推进,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完成阶段性任务与实现战略性目标很好地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教育,努力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要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教育,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要重在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要紧扣工商机关特点,广泛、深入开展工商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全系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要在廉政文化建设普遍开展的基础上,归纳提炼,总结提高,研究建立工商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工商干部良好的职业操守。三是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有利于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要紧密结合工商职能实际,以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为重点,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四是要完善法制,努力健全有利于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要从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的全过程,从教育、预防、监督、惩治的各个环节,建立制度,制订规范,特别要抓紧抓好已有制度的完善和薄弱环节制度的订立,真正把行政权力的行使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轨道。
(三)坚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作,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
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要继续集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等三项重点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抓好这三项重点工作对于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意义,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思想防线筑得不牢,容易受到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领导干部是一个单位的领头人,廉洁自律搞好了,就能充分发挥反腐倡廉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继续认真执行总局领导干部政务活动公开制度、总局各司局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向总局党组集中述职述廉制度、省级工商局主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汇报制度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制度规定,以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带出优良的政风和过硬的队伍,以领导干部的浩然正气切实保障充分发挥反腐倡廉的领导作用和表率作用。二是要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国家政权机关的公信力,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危害严重,影响恶劣,必须作为惩治腐败的重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常同广大经营者、消费者打交道,与人民群众联系十分密切。我们既要大力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坚决纠正行政审批、行政收费、执法办案等方面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又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开展维护食品安全、打击假冒伪劣、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为民谋利、取信于民。三是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查办案件是遏制腐败的有力手段,也是向人民群众表明我们党惩治腐败坚定决心、让人民群众感受我们党反腐倡廉实际成果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严肃查处在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案件,并利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明纪,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惩治腐败中的遏制震慑作用和教育警示作用。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切实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把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原则、主要任务与工商行政管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扎实推进。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突出重点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经验。要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战略部署的高度出发,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职责、体制机制特点入手,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着力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抓好重点推动全面,实现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推进。
一是要突出抓好对行政执法权的监控。行政执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特点,是我们履行法定职责的基本表现。行政执法涉及各类市场主体、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常性的工作,也是我们加强廉政建设的重点内容。这些年来,围绕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和规范,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滥用执法权、执法不到位、执法犯法、以权谋私等情况,仍在个别地方和少数人员中存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行政执法权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评判,直接影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职能作用的发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把对行政执法权的监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规范执法行为,防止执法腐败,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确保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力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突出抓好对行政审批权的规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政府机关建设和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任务。行政审批权是最直接的执法权力,是政府机关对微观主体的直接管理行为,是权力与利益关系紧密的环节,也是容易导致腐败行为发生的风险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权经清理调整后还保留20余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把规范行政审批权作为反腐倡廉的重点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督制约措施,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切实防止利用行政审批权搞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是要突出抓好对队伍管理权的监督。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对干部提拔使用的监督、防止干部任免上的腐败行为,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纪违法行为。干部的提拔任用直接涉及干部的个人利益,也是队伍管理权的关键环节。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干部的层级管理权限增大。必须把对队伍管理权的监督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监督,切实防止干部管理中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二)维护人民利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常直接与各类市场主体、广大消费者打交道,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维护人民利益,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关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关系政府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声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重视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一是要端正执法思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代表国家执行法律法规,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执法思想出现偏差,是执法中发生不廉洁行为的重要原因。只有端正了执法思想,才能自觉做到为人民利益执法,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只能用来加强市场监管、服务改革发展,决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取私利,更不能执法争利、执法扰民。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高度加强监管执法,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