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爱卫会关于进一步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决定


  (二)加快改水改厕步伐,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抓紧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大力普及卫生厕所,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对已建成的卫生厕所要加强管理,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和充分利用,切实减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三)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继续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卫生习惯与防病的关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引导农民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树新风。要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要加强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的监管,落实餐饮业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措施,加强对农村婚丧嫁娶宴请活动的卫生指导,提高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水平。

  (四)加强农民工的卫生管理,提高农民工健康保障水平。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内容和新任务。要加强对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的环境治理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检查指导,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饮食卫生条件。加强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健康教育、免疫规划、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特别要加强职业病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不断提升爱国卫生管理水平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一)宣传、发动、组织和依靠群众,自觉地投入到爱国卫生的各项工作之中。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激励人民群众自己动手、改造环境、美化家园、增进健康、净化心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地方病、人畜共患疾病流行地区,在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要特别注重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预防和控制相应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要与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结合,强化对爱国卫生工作的指导。要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积极落实防治结合的方针,使其切实承担起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技术服务工作,加强农村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的监督与指导。要通过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降低合作医疗成本,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稳步发展。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