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7.35%和64.73%;同时,较2006年增幅较大,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5.17%和96.47%。导致食物中毒的有毒植物主要以毒蘑菇为主,共发生88起,526人中毒,113人死亡,病死率高达21.48%,其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总人数的43.80%。毒蘑菇中毒多数发生在农村居民家庭,其原因主要是采食野生蘑菇时无法辨别是否为毒蘑菇所致。而毒蘑菇的毒素毒性很强,中毒后发病快、病程短,加上当地无特效解毒药,极易导致死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农村基层组织和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第三季度是2007年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季度,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受季节影响比较明显,7月-9月气温较高,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由于夏季人们经常食用凉拌生蔬菜等食品, 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又值各种植物和蔬菜采食期,加之农田、林果生产使用杀虫农药较多,容易发生因误食或加工不当引起食物中毒。
(三)在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中,家庭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28%和88.37%;与2006年相比,家庭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5.17%和96.47%。家庭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农村,部分居民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鉴别有毒动植物的能力,这是农村发生食物中毒的薄弱环节;同时,农村各种聚餐也多在家庭举行, 由于加工设备简陋,食品加工生熟不分、处理不当, 食品交叉污染,家庭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生率较高,加上当地医疗救治条件有限,导致死亡人数较多。
(四)2007年,在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为117起,中毒3773人,死亡6人,分别占总数的23.12%、28.41%和2.33%。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学校食物中毒总数的47.01%和59.42%。学校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主要是以食物污染或变质以及加工储存不当引起的中毒为主。
三、工作要求
(一)全力做好奥运会期间的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奥运会卫生保障是2008年我国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奥运会举办期间正值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各地尤其是奥运会举办和协办城市要开展奥运会期间食物中毒事件的风险评估,切实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和区域联防联动,强化食品卫生执法监督职能,结合各地实际做好监测和应急准备,有效防范和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确保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
(二)有针对性地加强食物中毒监测和防控工作。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分析本地区食物中毒发生情况,确定高发地区、高发季节、高发食物中毒种类和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监测和防控方案,进行专业人员培训,做好救治药品等的储备,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期间和灾后的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灾害次生的食物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