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自我合格评估的补充通知

  学生的班级基数为每届招生2个班,每班规模按40人计算。当各届招生人数不一致时,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专任教师人数:
  每届平均学生数= 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本专业本科在校学生的总人数4
  每届平均班数 = 每届平均学生数40
  专任教师人数=8 +2×(每届的平均班数-2)
  例如某专业本科在校学生人数为1 600人,则计算过程如下:
  每届平均学生数= 1 6004 =400(人)
  每届平均班数== 40040 =10(个班)
  专任教师人数=8 +(10-2)×2=24(人)
  人均指导学生数= 40024 ≈16.67
  标准班人数的计算依据为:每个专任教师指导每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篇数原则上不超过10篇(1:10),最多不超过18篇(1:18)。

  8.如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同一教学单位,如何统计指标1.1.2中的专任教师人数和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如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同一教学单位,可合并计算教师数。如果合并计算教师数,两个专业的班数规模也须合并。
  统计教师教学工作量时,不含研究生、成人教育等全日制本科以外的教学工作量。独立学院与校本部的教学任务不能相互交叉,重复计算。

  9.指标1.2.2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本专业人均电脑拥有量不少于0.2台”,是否指专业实验室?两专业合用一个实验室如何计算?
  指专业实验室。两专业合用一个实验室可重复计算。

  10.指标1.3.1本专业的图书拥有量:“学校图书馆拥有的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书籍(含电子图书)生均不得少于5册”,是否指专业学生的生均册数?
  指专业学生的生均册数。

  11.原指标体系表格中为何没有指标1.4.1?
  原指标体系表格中指标1.4.2应为“1.4.1”,系打印有误。

  12.指标2.2.1主干专业课的设置:“是否已开设8门以上的主干专业课”,八门主干专业课是指哪八门?
  2002年,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了两个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当时会计学专业确定的主干课程包括: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专业确定的主干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分析、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和金融市场学。
  原则上,主干专业课都应当是专业必修课,但近年来由于本科培养方案受到学分、课时、结构等条件限制,许多主干专业课被列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必选)。另外,还有一些课程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因此,只要教学计划中列为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均列入统计表,数量也可超过8门。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