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灾后恢复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三)加强资源调查监测,评估分析灾害影响。

  为准确掌握灾害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各地要根据历史资料和目前已掌握的信息,将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栖息地等确定为重点调查区域,将濒危物种、受灾影响严重物种、孤立种群、典型生态系统确定为重点调查对象,参照《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和《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研究制定调查方案,开展一次全面调查,及时掌握灾后野生动物种群、分布、栖息地和典型生态系统的当前状态,以及极小种群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折断、压断、倒伏、翻蔸及冻害等受害程度,比较分析灾害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影响,找出对野生动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自然生态系统恢复不利的生态因素。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主要保护对象,特别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严重受损的生态系统,开展长期的科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灾后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个体、种群、分布、生境等方面的动态变化,以及恢复措施的实施效果,为今后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野生动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的恢复。

  根据调查监测掌握的情况,经评估其灾害影响和不利因素后,各地要根据灾害影响等级,研究制定应对方案,迅速采取措施,对栖息地损毁严重导致食物不足的野生动物种群,继续安排食物投放,研究其喜食植物种植方案,促进栖息地的恢复和优化;增扩建和新建一批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加强现有野生动物人工种群的扩大繁育和复壮,特别是对尚未建立人工种群的濒危野生动物,要着手建立新的人工种群,通过人工手段促进资源扩大,并适时放归自然,以补充野外种群,促进野外种群的恢复和发展。

  对因雨雪冰冻灾害而受害的极小种群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无论何种受害等级,以及是否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一律不得进行清理;对具备救护条件的受害极小种群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应尽快采取人工促进恢复措施,促进其恢复、更新与生长。对于规定允许清理的林分,须严格控制对其中有极小种群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的受灾林分的清理活动,以避免因人为清理干扰而造成对林内上述野生植物及其生境的再度破坏,并尽可能为极小种群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留有一定数量的伴生植物。加强对极小种群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为物种的回归和野外种群的重建与恢复做准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