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要点和措施
(一)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内受害林木的清理工作。
各地要本着科学审慎、实事求是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
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受灾林木清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雨雪冰冻灾害受害林木清理指南》和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尽快恢复重建受损森林防火设施设备
全力抓好可燃物清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要求,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自然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科学组织自然保护区内受害林木清理工作,尽快恢复自然保护区日常工作,切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我国重要的典型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有效保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过程。此次雪灾尽管历史罕见,但仍属于自然过程和自然现象。因此,要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内受害林木的清理,原则上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和核心区、缓冲区内受害林木不进行清理。
2、对于影响到自然保护区日常监测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的受害林木,如自然保护区内各种道路,防火隔离带及村屯边沿等重点防火区上的受害林木,可以进行适当清理,保证道路的正常通行和森林防火工作。对实验区内的人工林和竹林,可清理重度受害且无存活希望的受害林木。
3、自然保护区受害林木清理后的林地以自然恢复为主,要与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优化和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紧密结合。
4、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统一开展辖区内自然保护区受害林木损失情况调查评价,科学编制受害林木清理方案,要认真处理好林木所有权人的利益。各自然保护区受害林木清理方案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理方案,经专家论证后,由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清理结束后,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清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国家林业局驻各地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二)妥善处置因灾死亡野生动物尸体,及时收容救助伤病或离群游荡野生动物个体。
本次灾害导致许多野生动物死亡,任其尸体腐烂,有可能引发野生动物疫病,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隐患。各地要按照先评估后清理的原则,组织力量对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水域或水源地及其周边等区域进行巡查,使用专门的捡拾工具将死亡野生动物个体收集到密封容器,选择适宜地点集中深埋或焚毁,进行无害化处理。要及时收容救护伤病或离群游荡个体,隔离专门区域进行救治和饲养。对经救治后具备放归自然条件的个体,要尽早将其放归到该物种的自然栖息区域;对不具备放归条件的,须一律送往专门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或野生动物园、动物园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进行饲养。加强宣传,教育群众不要捕捉猎杀落单野生动物个体,不要捡拾、食用死亡野生动物,并设立信息热线,鼓励公众及时报告所发现的野生动物尸体及需要收容救护的个体。对因灾死亡的野生动物尸体或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个体,一律不得用于经营利用活动,也不得用作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