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专业建设带头人和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专家的培养计划。实施中央电大学者奖励计划。完善与地方电大和其他远程教育院校定期互派访问学者制度。建立定期交流挂职和轮岗制度。重视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
--制定学科研究规划,创新科研团队组织方式,建立开放的学科研究平台。建立健全学科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学科建设规划。鼓励和支持教职工承担国家、部委和学校相关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办好学术刊物,搭建远程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等学术平台,发挥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组织功能,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学术交流。
6.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
--制定并实施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推进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进程,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化大校园。完善“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进一步加强与远程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信息化设施建设,构建适合学生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与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合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工作。
--推进网络升级改造和虚拟专网建设。进一步升级、改造和优化各级电大的计算机校园网、扩展网络出口带宽。中央电大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公网的出口连接均达到千兆。建设电大虚拟专网。
--建立一站式服务系统。整合三级教学平台和教务管理系统、开放电子公务系统及其他应用系统,构建面向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一站式服务系统和统一的门户访问网站。
--加快远程接待中心、点播中心、教研中心、实验中心的建设。在省级电大建立区域性远程接待中心,并通过虚拟专网与中央电大远程接待中心系统互联互通,形成面向学生统一服务的远程接待中心系统。
--建设数字电视资源数据库。结合国家实施数字电视改造计划,建设适应电大教学播出需要的数字电视资源数据库,并满足电视资源的存储、检索等需要。
--建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收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100万件以上。完善相应的功能,强化资源库对教学平台的支撑功能。在电大系统、普通高校及其他远程教育机构推广应用分布式资源库系统1000家以上。
--充分利用各级电大图书馆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库资源,建设全国统一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和资源共享服务系统。
(二)推展六项计划
1.证书教育推进计划
--通过引进、共建、自建等多种方式,建设系列化的证书教育资源,形成与学历教育互补的证书教育体系。
--通过学分当量替换、双证书教育、在岗可测性成果认证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学历与证书教育的结合,探索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沟通的模式。
--配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的实施,积极开展多种岗位培训项目,为在岗人员知识和技术更新、劳动力岗位转移、再就业等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年培训规模达到200万人次。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参与学习型行业和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共同开发适应从业人员岗位职业需求的证书教育项目。重点抓好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发和全国推广工作。
--开发利用电大优质课程资源,建立相应的认证标准和体系,培育中央电大证书教育品牌。
--建成“职业教育培训网”,为电大系统的双证教育提供资源支撑服务。整合劳动部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服务,建设基于远程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建成“中央电大教师教育网”,为教师职后培训提供资源支撑服务。
2.特定人群教育发展计划
--稳步扩大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范围。适时推出新课程、新专业,进一步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平台。设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奖励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