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大干部和智力援助力度,提升三峡库区工商系统队伍整体素质。
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智力支持是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提高三峡库区工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全国工商系统要从三峡库区工商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智力支援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三峡库区工商队伍建设。一是继续加大对三峡库区工商干部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总局在“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中已制定了包括三峡库区在内的西部地区干部教育培训的支持措施。总局人教司、培训中心等单位要按照分级分类分批培训的原则,在年度培训计划中适当增加库区工商干部的名额,继续办好西部地区(含三峡库区)地市局长班。总局相关职能机构要加大指导力度,协助重庆市、湖北省工商局开展师资培训,共同组织实施教育培训计划。有关省、市工商局也要进一步加大智力援助力度,把干部培训援助事项抓好落实。二是建立健全互派干部挂职机制,加强人才交流合作。要创造有利条件,根据三峡库区工作和干部队伍的需要,积极安排三峡库区工商干部挂职锻炼。对挂职锻炼的三峡库区工商干部,各地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工作上支持,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加大信息化援助力度,努力提升三峡库区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加强三峡库区工商系统办公现代化和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的科学手段与技术支撑,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分级分步实施。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三峡库区工商系统改革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按照总局和重庆市、湖北省政府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符合三峡库区工商系统实际需要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根据实际条件和工作急需分级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二是整合信息化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信息网络的作用。要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在总局信息中心的指导下,按照总体规划,整合三峡库区信息化方面的现有资源,通过改造升级和扩大功能等措施,尽早建成符合三峡库区工商系统实际的局域网络,逐步实现三峡库区工商局与重庆市、湖北省工商局和总局的联网运行。三是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援助力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要推进三峡库区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关键问题在于加大资金投入。总局将为三峡库区工商所配备一批PC机,并从总局信息化建设工程经费中拿出100万元支持19个库区工商局对现有信息化设施扩容、升级。有关省、市工商局要发挥各自优势,为三峡库区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援助,促进三峡库区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加大规范管理工作力度,促进对口支援资金、项目和设施发挥应有效用。
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对支援涉及的资金、项目和设施的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任务将更加艰巨。这次会议前,总局研究决定,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国工商系统对口支援的范围,明确了对口支援的单位,由过去的15个增加到19个省、市工商局。各省、市工商局积极行动,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初步确定了一批对口支援的事项,既有干部培训和智力援助,也有资金、设施和项目援助,甚至有不少省、市工商局既有干部培训、交流挂职的援助,又有资金、项目、设施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各省、市工商局经费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给予三峡库区工商系统以大力支持,其精神十分可贵。这充分体现了各省、市工商局和总局各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大局观念和协作精神,也反映了大家对三峡库区工商部门的深情厚谊。与此同时,加强对对口支援涉及的资金、项目、设施的有效使用和管理,既是对口支援单位关心的问题,也是三峡库区工商系统面临的现实而重要的任务,必须抓紧抓好。一是要确保对口支援资金、项目和设施及时到位。各对口支援单位对计划安排和确定援助的事项,特别是资金、项目和设施一定要克服困难,完善措施,保持连续性,保证质量和时效,及时落实到位。二是要健全机制和制度,确保对口支援项目发挥实效。各省、市工商局与重庆市、湖北省工商局要采取交流、合作和共同协商等办法,完善对口支援机制,特别对涉及相关项目,要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和措施,尤其是三峡库区工商局要切实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规范管理,对过去支援的项目进行一次回访和检查,对这次会议确定的援助项目逐项落实责任和措施,确保每个援助项目保质保量,发挥最大效用。三是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管好用好对口支援资金和项目。三峡库区工商系统和广大干部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节俭办事,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支援的资金、项目一定要坚持按政策和财经纪律办事,管住用好,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并认真落实到位,切实把好事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