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文件的通知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收效良好。切实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反洗钱、反假币等专项斗争。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打黑除恶以及禁毒防艾等工作。参与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认真开展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内容的公益广告活动。
  (四)坚持与时俱进,加大改革力度,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进展。
  --法制建设加快步伐。总局积极参与《反垄断法》、《商标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商标代理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发布了《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等规定,研究上报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等部门规章。各级工商机关通过规范执法主体,狠抓案件评议和责任追究,提高案件查办质量;通过开展行政复议,规范复议程序,加强对执收执罚的监督制约;通过法制宣传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各地工商部门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将市场监管中的有效措施上升为法规和规章。
  --监管制度改革有效推进。一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改革五年目标基本实现。今年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力度大,成效明显。各地以全面提高联网数据质量和联网应用为重点,对企业基础数据和联网数据进行了全面清理补录。经总局检查验收,数据质量普遍提高,尤其是上海、重庆、山西、江苏、辽宁等地成绩突出,全国基本实现了五级联网和企业基础信息共享,总局通过联网共拥有888.91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和475.8万户注销企业的基本信息。二是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扎实推进。12315集中受理中心和数据分析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国有11个省市、 422个地市工商局建立了集中受理的12315中心,有15个省市已经或正在建立省级12315数据分析平台。12315进村镇、进社区、进市场稳步推进,“一会两站”建设进度加快。目前,12315进社区、进村镇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64%,进大中型商业企业和市场覆盖率为38%。三是商品准入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进一步规范,实施商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的地区范围和商品种类不断扩大,食品、农资等商品普遍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四是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取得积极成果。各地结合实际,完善了具体的分层登记和分类监管办法。山东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黑龙江通过细化登记层级和监管措施,增强了分层分类登记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今年全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金信工程一期项目立项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信息化网络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商品质量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外商投资企业网上年检全国推开,内资企业网上名称核准、网上年检和网上登记范围进一步增加,商标注册网上申请系统试用范围逐步扩大。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网络建设全面铺开,北京、浙江、广东、甘肃、山东和深圳、广州、厦门、武汉、西安、成都等地网络应用收到良好成效。公平交易执法办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网上政务信息的报送和采用更加及时,信息化在加强监管和服务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与税务、海关、质检、统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新闻宣传推动工作有新贡献。宣传工作呈现传统媒体宣传与信息网络宣传、国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结合的良好局面。总局和各地工商机关围绕不同时期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任务,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总局就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举行实时新闻发布会,接受部长在线访谈。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竞争执法、消费维权、商标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和成绩。在各个层次主动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大国宣传我国商标保护“双轨制”和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使一些国际商标摩擦化解于未然。
  --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继续扩展。市场主体准入、竞争、消费者保护、商标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展。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开展了交流合作,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商标法新加坡条约》,参与了国际消费者保护与执法网络框架下的“反欺诈月”、“网络清扫日”活动,成功举办了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反垄断执法研讨会。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进行了交流对话和务实合作,参与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第二轮谈判、中俄睦邻友好合作纲要谈判、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澳自贸区谈判等,分别与美国、俄罗斯、冰岛签署了竞争、消费者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备忘录。更多的交流成果在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
  (五)积极探索实践,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在加强队伍建设上有新办法。
  --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总局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狠抓领导班子建设,积极配合地方党委优化班子结构。今年以来,31个省(区、市)工商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当选为省(区、市)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6个省级工商局主要负责同志实现新老交替,省级工商局班子领导干部调整 41人,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全系统首次实施了省级工商局主要领导述职述廉汇报制度,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领导班子中普遍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
  --基层建设取得新成绩。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全系统掀起了新一轮重视基层、加强基层建设的热潮。各地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的关心和重视,从机构设置到经费保障等多方面得到了有力支持,广东、河北把工商所统一升格为副科级,目前全国已有50.6%的工商所行政级别为副科级。近年来全系统新建工商所1765个、改造2099个。全国工商所布局更趋合理,基础设施、装备建设继续得到加强,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总局和各省工商局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首次组织了全国基层先进模范代表到北戴河疗养。
  --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明显。总局召开了全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全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格局基本形成。各地综合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培训活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头脑,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依法行政能力、科学监管水平和公共管理技能。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实施纲要》,扎实推进工商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促进工商干部廉洁自律。以郑筱萸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戒,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工商廉政文化建设普遍开展,总局在全系统建立了107个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二是深入推进总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总局原有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对保留项目制定配套办法,规范审批程序,对取消项目加强后续监管。三是深化政务公开,推行局务公开。着重从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三方面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总局在全系统建立80个政务公开示范点。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授予总局企业注册局“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单位”,授予北京市工商局“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单位”。在总结江苏等地工商机关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总局机关局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推行总局机关局务公开。四是推行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接受监督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在总结先期开展这项工作的河北省工商局等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总局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接受监督,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实施意见(试行)》,20个省(区、市)工商局全面启动了试点工作,10个省(区、市)工商局已全面铺开。五是运用信息化技术规范行政审批和执法行为。在总局企业注册大厅和商标受理大厅开发建设服务质量评价系统;研究开发公平交易执法办案软件系统;总结推广北京、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工商机关开展电子监察的经验。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