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份,参与总局设备采购工作。并与相关设备、软件供应商建立了沟通渠道,交流了技术方案。
2008年1月份,根据省级节点调研情况及设备采购情况,首先开展了总局和垂直管理部分的详细设计。
2008年1月份,启动各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节点调研和施工设计工作。目前已有10个省完成了煤矿安全监察局、分局的调研报告,并评审批准了设计。其他10个省已对设计进行了讨论,并原则上认可设计,但提出希望总局统一要求后再用印。
六、下一步工作
1.2008年3月上旬完成垂直管理部分节点的调研设计,分级管理部分调研设计工作同期进行。
垂直管理部分节点调研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准备进行文档整理和设计评审。
分级管理部分调研设计受机房和布线等环境准备情况影响较大,调研设计工作同期进行。
2.2008年3月中旬前,各节点应准备好施工环境条件。
机房和布线应满足《安监总厅规划〔2007〕153号》文的要求。此外,总集成根据设备情况建议:
机房装修:尽量采用静电活动地板,墙面和地面做防尘处理。
机房温度:保持在为20±5℃,相对湿度为35-65%,避免机房阳光直射。
机柜要求:各个省级安全监管局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准备至少2个空余全高机柜,地级安全监管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至少准备1个空余全高机柜。机柜为19英寸标准服务器机柜,机柜前后门有散热孔。机柜内至少12个标准电源插座,并配有接地排。如下图所示:
机房供电:要有接地系统,并采用UPS+两路市电相结合的方式为机房内的计算机设备供配电。
UPS要求:省级安全监管局和省级煤矿安监局建议提供不少于6千瓦容量UPS,地级安全监管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提供不少于2千瓦容量UPS,并持续供电大于等于20分钟。
综合布线:尽量采用六类双绞线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其性能价格比。
3.2008年3月中下旬前完成设备到货。
垂直管理部分节点施工环境条件具备后,安排到货验收,计划3月下旬前完成。分级管理部分节点尽快根据总局要求完成设备采购。
4.2008年3月下旬完成电路调度。
5.2008年4月中旬完成具备施工条件节点的施工。
七、工程管理
1.变更管理
若各节点提出的与项目初步设计不一致的需求,应及时指出,确需变更的由各地方节点客户报总局批准;若提出项目范围外的需求则在项目外另行接洽。
2.总集成内部沟通管理
各省分公司每周五上午向集团项目组提交项目周报,报告进展、反映问题。集团项目组每周二下发汇总后的周报,并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
3.总集成内部项目文档管理
施工期间项目文档采用电子文档传递,需建设单位签字的纸件由分公司与施工人员各保管一份,需要收集时由集团项目组通知。
附件5
“金安”工程一期应用系统建设
工作情况及有关工作内容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代表 胡日一
各位领导:
下午好,很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研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工作,中软公司作为金安工程应用系统承建商,从去年8月15日签订合同并正式开工以来,我们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也对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充满了自豪和信心。今天我介绍一下金安工程应用系统建设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金安”工程应用系统简介
二、应用系统开发实施步骤介绍
三、应用系统开发进展情况介绍
四、应用系统开发下一步的工作内容介绍
一、“金安”工程应用系统简介
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应用系统开发项目主要建设任务包括:
(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行政执法系统:包括煤矿安全监察、伤亡事故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大危险源监管和监察子系统。
(2) 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系统:包括事故调度快报、事故统计、行政执法统计、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统计、煤炭经济运行统计和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支持等子系统。
(3)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4) 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监管和预案、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危险化学品、行政执法、行政法规、重特大事故档案、事故统计、抢险救灾资源、安全生产专家等基础资源数据库。
(5)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与应用系统、数据库结合所做的二次开发。
(6) 系统软件定制:电子邮件、数据交换平台、工作流引擎、安全及身份管理、消息中间件、报表生成器、门户系统(专网、外网)、网上直播软件、笔记本采集及网络传输系统、采编发系统及全文检索系统、搜索引擎系统、远程培训平台、远程网络同步直播培训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
(7) 标准规范研究制定。
(8) 以上产品运行所需的其它特殊环境要求。
(9) 上述软件总体集成。
“金安”工程一期应用系统建设范围:
上述建设任务所包括的应用系统将满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级安全监管局、地级安全监管局、县级安全监管局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等各级节点用户的业务需求。
中软公司简介
中软,全称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上属国资委直接管理的CEC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骨干软件企业;作为唯一的“中国”字头的软件企业,中软在北京昌平拥有384亩独立软件研发基地,注册资金1.6亿,现有员工近7000人,拥有包括中软国际、中标软件、中软融鑫在内30余家控股参股公司。
中软拥有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并通过了软件成熟度的最高级认证及CMMI5级。(高)中软,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国家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自“七五”以来,承接了包括金安、金税、金水、金盾、金审、金保、金质、金卡、金叶以及全国信访、国办应急平台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金字号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软的三大研发中心,六个独立研究室为这些金字号工程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二、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步骤介绍
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上线试点、系统培训、系统推广、系统验收、系统运行维护等阶段。下面分别介绍每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摘自安全监管总局与中软公司签订的本期项目建设合同):
需求分析
工作描述
本项子任务的目标是对甲方提供的业务需求进行进一步细化,明确形成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应用系统的系统需求,将新系统开发范围依照系统化的目标加以细化、归纳、整理并产生系统需求报告。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乙方发现任何与业务需求的不确定性有关的问题,将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交给甲方,甲方应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关决策并以书面答复形式反馈给乙方以保证项目的延续性,否则乙方不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工程延误责任;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依据甲方提供的业务需求,原型系统等:
(1)完成制定功能性需求;
(2)完成制定系统与外部接口定义;
(3)完成制定非功能性需求。
甲方的职责
(1)协调并配合乙方进行需求调研:
甲方负责提供业务流程、业务规则、表证单书、岗责体系等作为项目设计开发工作的基础资料;所提出的业务能够代表并覆盖系统建设范围内的业务;
甲方负责提供甲方现有系统的有关资料供乙方进行项目建设中的对接和整合,并尽量提供完整配套手册,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使用手册、维护手册、安装手册等,作为项目设计开发工作的重要参考;
甲方负责提供拥有知识产权的现有系统的相关资料(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使用手册、维护手册、安装手册等)给乙方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甲方负责提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资料作为乙方的工作参考,甲方负责提供其他有利于项目需求分析的资料;
甲方负责协调配合乙方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
(2)确认需求:
对乙方的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评审和反馈,并签字确认后作为启动开发的依据;
对于启动开发后的需求变更进行确认;(需求的变更控制和变更处理由监理方进行总体把握,向甲方提出监理意见供甲方决策)。
工作交付物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设计
工作描述
本项子任务的目标是根据已经确认的系统需求作为本阶段工作的起点,乙方进行设计规范制定和具体的设计工作,甲方选派合格人员共同参与完成设计工作。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完成主体应用模型设计;
(2)完成物理数据模型的设计;
(3)完成界面设计;
(4)完成测试总体方案;
(5)完成用户培训计划。
工作交付物
(1)《系统设计规格书》;
(2)《测试总体方案》。
系统开发
工作描述
系统开发是应用系统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完成项目需求功能的编码实现。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编码;
(2)相应的配置和版本控制。
工作交付物
源码和执行码。
系统测试
工作描述
系统测试(含功能测试、压力测试、UAT测试)是应用系统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系统测试采取以乙方为主,由甲乙双方共同参与实施。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完善测试案例并准备测试数据;
(2)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功能测试;
(3)相应的配置和版本控制。
甲方的职责
甲方组织人员对乙方提供的执行码进行功能测试(已经通过了乙方自己组织的测试),检验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需求;控制实施过程中新发现的业务需求,按照变更控制程序规定的变更流程执行。
工作交付物
(1)测试案例;
(2)测试报告。
系统上线试点
工作描述
完成系统在生产环境中的上线准备工作,包括系统初始化、系统的安装和测试,技术支持等服务,以及试点单位系统试运行的维护支持工作。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协助甲方提供必要的初始化数据并导入到系统;
(2)检查初始化数据的正确性;
(3)负责提供系统部署的要求给总集成商;
(4)负责应用系统在总局和省级生产环境的安装和测试;配合集成商完成该软件产品与其他软、硬件的集成;
(5)负责培训甲方的运维小组进行应用系统运维的工作;负责培训甲方使用人员的操作培训;
(6)负责上线单位试点期间的应用系统的技术支持(包括应用系统电话的支持、应用系统Bug的修改、版本的升级等内容)(主机、网络以及数据的安全备份等服务不包括在内)。
甲方的职责
(1)成立上线工作指导小组,全面协调试点单位的各项工作;
(2)积极配合乙方,提供乙方所需要的数据,并完成必要的初始化工作;
(3)对乙方设置好的数据进行测试,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
(4)组织系统内部人员建立系统试运行中的问题上报和反馈处理机制;
(5)负责协调集成商,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完成主机网络等的安装,以及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并且协调集成商,进行系统方面的调优工作。
工作交付物
(1)源码和执行码;
(2)上线方案(含实施部署);
(3)操作手册(阶段性的)。
系统培训
工作描述
需要对甲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由甲方和乙方共同组织开展,采取现场(针对总局和试点单位)、网上、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主要包括总局用户和系统运行维护专业人员培训、其他用户培训等。
同时乙方也提供网上在线培训、给各地操作人员提供VCD课程光盘形式的自学培训。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负责制定总体培训方案;
(2)对总局用户和系统运行维护专业人员提供7800人天的专业培训(提供培训人员食宿、教材、培训环境)。总局用户的培训内容包括监督管理及行政执法系、调度与统计系统、矿山应急救援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网站和远程教育系统的系统界面和系统操作培训;系统运行维护专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系统建设范围内应用系统的系统配置、系统管理与维护培训;包括应用系统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3)对其他用户培训,提供集中培训的培训讲师、培训资料(电子)以及培训环境的搭建。培训内容包括监督管理及行政执法系和调度与统计系统的系统界面和系统操作培训。
甲方的职责
(1)配合乙方制定总体培训方案;
(2)协调参加集中培训的人员,考核集中培训的效果,组织其他用户的培训;
(3)负责提供培训所需的硬件设备。
工作交付物
(1)培训资料(电子);
(2)培训考核试题。
系统推广
工作描述
完成应用系统在省级生产环境中的上线工作,包括系统初始化、系统的安装和测试,技术支持服务。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协助甲方提供必要的初始化数据并导入到系统(远程设置等方式);
(2)检查初始化数据的正确性;
(3)负责提供系统部署的要求给总集成商;
(4)负责应用系统在总局和省级生产环境的安装和测试;配合集成商完成该软件产品与其他软、硬件的集成;
(5)负责培训甲方的运维小组进行应用系统运维的工作;(集中培训)
(6)负责上线单位的应用系统的技术支持(包括应用系统电话的支持、应用系统Bug的修改、版本的升级等内容)(主机、网络以及数据的安全备份等服务不包括在内);
(7)负责提供应用系统的备份策略;并协助集成商制定整体备份策略。
甲方的职责
(1)成立推广工作指导小组,全面协调各单位的各项工作;包括协助成立上线单位的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负责质量把关等;
(2)积极配合乙方,提供乙方所需要的数据,并完成必要的初始化工作;
(3)对乙方设置好的数据进行测试,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
(4)组织系统内部人员建立系统试运行中的问题上报和反馈处理机制;
(5)负责协调集成商,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完成主机网络等的安装,以及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并且协调集成商,进行系统方面的调优工作。
工作交付物
(1)源码和执行码;
(2)上线方案(含实施部署);
(3)操作手册(阶段性的)。
系统验收
工作描述
甲方、监理单位和乙方三方共同参与整个项目验收,分为初验、试运行和终验三个阶段,由乙方提供测试结果,甲方的用户提供用户使用报告,经甲方确认后, 根据功能、性能要求逐项验收。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提供测试结果;
(2)申请验收;
(3)提交验收方案。
甲方的职责
(1)负责组织审定验收方案;
(2)负责组织验收的工作,根据乙方提供的测试结果和用户使用报告,进行验收;
(3)负责协调共建单位提供用户使用报告;
(4)形成验收结论。
工作交付物
(1)验收方案;
(2)测试报告。
系统运行维护
工作描述
自系统全面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成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小组,处理系统运行期间出现的应用系统技术问题。
乙方的职责
本任务中,乙方的职责是:
(1)提供3年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服务,包括应用系统问题的修复、应用系统补丁的发布;
(2)提供应用系统软件产品的运维技术培训,包括安装调试、使用和运行管理、问题检测与修复;
(3)提供该应用系统软件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包括支持服务、软件维护服务、性能评估与调优;
(4)负责乙方提供的第三方软件的技术支持。
甲方的职责
(1)组织人员负责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建立系统运行维护期间的问题上报和反馈处理机制;
(2)负责总局节点日常的用户需求变化的整理、管理、控制,以及各个共建单位的需求变化的管理;
(3)负责协调共建单位成立运维工作小组:运维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的整体运维工作,包括各个主机应用系统口令的管理、主机网络的运行监控、根据乙方提供的更新补丁发布应用程序;协调开发商、集成商、系统软件提供商联合进行系统的调优;负责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各项工作;负责本单位需求变化的整理、管理、控制以及上报。
工作交付物
(1)应用系统运行维护方案(各级节点,含乙方负责的各个部分);
(2)应用部署方案(各级节点);
(3)操作手册;
(4)维护手册。
工程进度
应用系统开发的总工期为合同签订后15个月。其中,2个月内完成详细设计(含需求分析),系统开发工期为4个月,试运行工期为3个月,推广验收等工期为6个月。各个子系统将根据实际情况推进。
总体计划图
本进度表为项目宏观计划,微观的项目计划将由双方的项目经理在不违背宏观计划的基础上协商制定:
项目里程碑
本项目中设置了5个主要里程碑:
┌───┬─────────────────┬───────────────────┐
│ 序号 │ 项目里程碑 │ 时间 │
├───┼─────────────────┼───────────────────┤
│ 1 │ 需求分析评审通过,详细设计完成 │ 项目启动后两个月 │
├───┼─────────────────┼───────────────────┤
│ 2 │ 系统试运行 │ 项目启动后六个月 │
├───┼─────────────────┼───────────────────┤
│ 3 │ 试运行完成 │ 系统试运行后三个月 │
├───┼─────────────────┼───────────────────┤
│ 4 │ 系统全面推广完成 │ 系统试运行结束后六个月 │
├───┼─────────────────┼───────────────────┤
│ 5 │ 终验 │ 系统推广完成,连续正常运行六个月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