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建设部关于2007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情况的通报

  (一)不断完善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地针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完善了一批法规和技术标准,在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10月以来,各地共颁布涉及工程质量的法规62个,规范性文件794个,规范标准742项,技术导则84个。同时,各地在工作中注重不断改进监管方法和手段,监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北京市全面实施质量安全责任网络化管理,进一步细化、落实区、县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上海市聚焦大型重点工程、重大危险源监管,通过狠抓预控,引入行政效能监察、专项治理方案或预案,体现了强势检查监督,保持了较好的质量安全形势;江苏省积极探索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逐步实现分类监督的新模式;贵州省出台《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不仅明确了各项质量安全制度,还率先以法规形式规定了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黑龙江省专门制定了《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二)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得到加强

  各地针对质量安全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开展深基坑、边坡防护、预防高处坠落、预防大型机械事故、建筑节能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对既有市政桥梁、建筑幕墙等安全维护进行隐患排查,加强了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安全生产和建筑节能等工作。辽宁省每年都不定期组织全省工程质量检查,2005年10月以来,全省在各类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中,共下发整改通知单9537份,停工通知单942份,罚款1179万元,有效遏制了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本次全国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下发了执法建议书的工程项目,各地也按要求进行了整改,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建设部。广东省专门将各方整改情况装订成册,贵州省制作了现场整改光盘,云南省的反馈材料还附上了整改前后的照片。

  (三)注重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质量技术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各地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企业采用“四新”技术和开展技术创新的引导。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员资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一线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北京市开展了建设系统“安全教育月”活动,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建立了3497所“农民工夜校”,全面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推广农民工“平安卡”。昆明市不仅强化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还对辖区内所有建筑施工、监理单位的法人代表举办了安全法制学习班。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