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上应采取多种模式。沼气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能源技术,应该加以推广。各地在沼气系统建设中,要根据南方水量充沛地区和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厕所粪污、保温和辅助能源及综合利用等因素,采用最优工艺和方案,确保工程能够发挥综合效益。综合各地试点经验,可采取两种模式进行。
--“生态厕所+沼气池+食堂改灶”模式(模式1)。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走读制中小学。建设内容包括改建学校厕所、兴建沼气池和进行食堂改灶。厕所和沼气池为一体化建设,配置沼液回流冲厕设施,通过沼液回流冲厕,清洁校园厕所;学校食堂配套使用安全环保沼气灶,产生沼气用于做(热)饭、烧开水,使沼气成为学校主要辅助能源。沼肥作为无害化有机肥,施用于附近农田。
--“生态厕所+沼气净化工程+食堂改灶”模式(模式2)。主要适用于寄宿制中小学。在“生态厕所+沼气池+食堂改灶”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建设,处理学校食堂、浴室、宿舍等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粪便,所产沼气用于做饭和烧开水。沼肥作为无害化有机肥,施用于附近农田。
在高寒地区,应尽量利用太阳能等,配套建设增温、保温设施。其他地区,为保证沼气池能发挥作用,也应尽可能地建太阳棚等保温设施。对发酵原料不足的沼气池,应补充秸秆作为原料,提高产气率。同时,有条件的地区要以沼气为核心,带动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四、合理安排资金
“工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由省级根据中央安排资金和地方自有财力统筹组织实施。项目确定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的程序,由省级教育、财政、农业部门审核批准,报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备案。
“工程”项目以财政投入为主。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考虑东部地区;鼓励地方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工程”实施。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兴建沼气系统、改扩建学校厕所、食堂改灶和购置太阳能设施等方面;地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饮水设施、人员培训、工程竣工后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各省(区、市)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精心遴选项目学校,合理安排中央资金,集中投入,注重实效,确保“建一所,成一所”,使试点项目真正取得综合效益,发挥示范作用。各省(区、市)“工程”实施成效将作为安排下一年度中央专项资金的重要因素。
五、强化质量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