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推进步伐,河北省质监局党组积极协调省编制部门,争取专门编制,在省、市两级系统成立了推进工作委员会和推进办公室,全省共抽调了524名业务骨干专职从事推进工作,做到了省市有机构、有编制,县级有人管,在全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推进工作业务系统,在组织上实现了由兼职向专职的转换。在此基础上,他们千方百计抓基础,学习信息化理论、产品质量追溯理论以及编码规则,组织编写了《河北省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指南》和“怎样做好推进工作”的录像教材,先后组织了三次业务培训,为基层局和生产企业培训了1200多名推进业务骨干。省局推进办还专门成立了赋码指导小组,先后14次深入100多个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具体问题。
二、周密部署,工作措施到位
一是精心制定工作计划。他们以“注重实际,务求高效”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反复研究斟酌,制定了2007年电子监管网推广应用工作计划为“十、百、千”(即14家典型企业、110家重点企业、1186家一般企业),并针对不同企业的情况,制定了典型企业、重点企业和一般企业的推进工作标准,强化了推进工作的落实措施。二是加强督导检查。为保障推进工作落到实处,解决“上头紧,下头松”,“图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真正把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作为全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他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通报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督促进度。8月份组织了督导调研活动,深入摸清全省底数,将河北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向总局推进办进行了汇报,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得到了总局推进办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总局推进办专门在保定召开了研讨会,专题解决河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定会议成果为河北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完善考核机制。经省局党组批准,组织制定了《河北省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广应用工作考核办法》,把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纳入年度考评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奖惩措施,实施责任追究,使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标准更加清晰,工作机制更加有力。
三、攻坚克难,技术保障措施到位
赋码和印刷是制约推进工作的两大难题。没有科学的赋码方式,就难以保证电子监管码的持续应用,因此解决赋码问题是电子监管的第一步。他们深入现场分析包装材料特征,反复开展赋码试验,较好的解决了食醋、酱油、液态奶、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等产品的赋码难题。他们对首批强制入网的9类69种产品逐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科学的赋码方式,还组织编制了赋码指导手册。为了解决塑料软包装食品的赋码问题,我们在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反复进行了十余次试验,持续4个多月,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