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
(1987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和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明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改革的方向,也给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个决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科技方针和教育方针,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现对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两项重大任务。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传统专业的改造,新专业的增建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等,都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开展。高等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高水平的专家比较集中,拥有众多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术和信息交流环境,是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这支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结合的队伍,有很大的科学潜力和创造精神,应当而且能够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较大贡献。因此,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既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必须置于重要地位,积极开展。高等学校肩负的两项重大任务必须紧密结合进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争取最大综合效益,以实现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自主地进行科学技术开发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等战略目标,并促使高等教育逐步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高等学校应根据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与特点,有区别、有层次地安排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任务重,教学与科学研究基础好,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少数高等学校,应该努力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高等学校,也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争取在某些学科领域内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成为先进的教学、科研基地;高等专科学校和其他师资力量薄弱的高等学校,首先要做好教学工作,有条件的,也可结合地区或行业特点安排适量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要从四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之间的关系,近期需要与中长期需要的关系。理科原则上要多搞些基础研究,同时也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工、农、医类学科原则上要多搞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也要开展一些基础研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科,在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分工有所不同,但都是不可缺少的,应当各尽其职,各展所长。
二、进一步贯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