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改革统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一) 提高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把统计数字搞准, 是关系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 政策,发扬实事求是作风的重大问题.请各级人民政府和各单位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支持统计人员如实反映情况,保障统计数字的及时搜集和提供,不受任何人的干扰.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以下几件事:1.迅速加强基层统计工作.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农村人民公社,都要加强统计力量,健全基层核算制度.2.确立统计责任制度.统计数字是否准确,要分级负责.3.加强统计数字的核查工作,逐步建立统计数字质量的检验制度.4.有重点地查清某些有关国情国力的重要统计数字.遵照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一九八二年进行人口普查.统计耕地亩数,以农业部门为主,利用航测和卫星照片资料,结合地面重点调查,先大体测算出各省、市、自治区的数字,以后再进一步测算出各县的耕地亩数.
  (二) 建立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国民收入统计,投入产出统计,综合财政信贷统计,国民财产统计,国际收支统计.考虑到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工作发展不平衡,在步骤上先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搞起来,今后五年内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完善国民收入统计.2.会同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在一九八一年着手建立国际收支统计.3.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一九八二年着手建立综合财政信贷统计.4.会同国家计委逐步开展投入产出表的研究工作,争取编制一九八三年的全国投入产出表.5.会同财政部争取在一九八四年把国民财产统计建立起来.
  社会和人口统计,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有密切联系.我们还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强社会人口统计,内容包括人口、劳动、居住、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统计.
  (三) 统一统计标准,改进统计方法.
  统计分类和统计制度的标准化 , 是一个国家指导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项客观要求.因此,必须把计划、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的各项标准统一和协调起来.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资生产部门的划分;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居民职业分类; 4.各种经济类型分类;5.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6.职工人数、 工资总额的涵义; 7.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涵义,等等.这些问题,理论性强,建议经济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院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讨论.至于具体方法制度方面的改革,建议由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标准总局等部门,并吸收有关科研单位和财经院校参加,共同组成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协调小组,负责审定计划、统计、会计、业务核算的分类标准和计算方法,重大制度方法的规定,报请国务院审批.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