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两岸民事判决的认可与执行问题研究(下)

  

  1.我国台湾法院认可与执行大陆判决的程序


  

  就外国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部分学说认为我国台湾法与德国法一致,均采自动承认原则。据此,承认国之法院并不另设外国判决之承认程序,于该外国判决符合承认国所规定之承认要件时,即当然自动地发生承认效力。若当事人对于该外国判决是否有承认效力发生争议,则由当事人向承认国法院提起确认该外国判决有效或无效之诉。但对于外国判决之执行,则设有许可执行之判决程序,非可仅持外国确定给付判决即逞为执行名义,要求承认国法院强制执行。[22]此一制度之特殊性在于其对承认程序并无特殊程序要求,但对于执行程序则另行设置法院程序处理。此时执行力仅系因此判决宣告程序而赋予或确认。惟此理论上非无争议,学者有对执行许可判决采确认判决性质,[23]亦有认为非当然有执行力者,如此即须另行创设执行力。[24]


  

  与自动承认外国判决的程序不同,我国台湾法院认可人民法院判决则须经过一定的认可程序。[25]我国台湾“行政院”于有关《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草案总说明中曾指出:对于民事案件,除基于两个地区之理念适度纳人区际法律冲突之理论,以解决实际问题外,对于在大陆地区所产生之民事上权利、义务,亦基于事实需要,予以有条件之承认。针对《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74条第1、2款的立法说明亦指出:“两岸地区之民事诉讼制度及商务仲裁体制有异,为维护我法律制度,并兼顾当事人权益,爱规定因争议而在大陆地区作成之民事确定裁判或仲裁判断,须不违背台湾地区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使得声请台湾法院裁定认可。又经声请法院裁定认可之裁判或判断,若系以给付为内容者,为实现其给付,并明定得为执行名义。”应注意者,此之规定与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关系条例》第42条不同。该条规定:“在香港或澳门作成之民事确定裁判,其效力、管辖及得为强制执行之要件,准用民事诉讼法402条及强制执行法第4条之一之规定。在香港或澳门作成之民事仲裁判断,其效力、声请法院承认及停止执行,准用商务仲裁条例(按:已改为仲裁法)第30条至第34条之规定。”据此可知,我国台湾对于港澳地区民事裁判等之承认与执行,乃采自动承认原则,但就大陆作成之裁判,则另需法院裁定认可,并非当然承认其效力。惟其若系给付性民事裁判,则可据前开认可裁定而取得执行名义。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