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人的角度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长期受到不正常的性教育及引导,利用网络排解压力及各种欲望。在网络上他们不计后果,为所欲为,此类行为慢慢会使其心智发生变化,胆子也逐渐放大,在不甘于虚拟世界的性骚扰行为之后或许会进一步实施现实生活中的性骚扰,甚至发展到猥亵、强奸等属于刑法上的犯罪行为。另外,如果互联网上此类骚扰事件层出不穷,会大大降低一部分网民(尤其是女性)对互联网的利用,使这些人不信任互联网的安全性能,进而使Internet 的发展速度降低。长远来看,甚至会造成社会上的治安越来越差,群众缺少安全感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性骚扰”的性别指向上也有了明显变化,男性公民遭遇“性骚扰”的案件亦屡见不鲜。各种形式、针对各类人群如影随形的骚扰使得很多人对网络不得已说不。如果国家立法不加以控制,许多公民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无论是从公民权利还是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都应该通过立法手段严惩行为人,减少网络上这些不规范的行为。
五、网络性骚扰的防范措施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性骚扰也必将继续存在。但是,面对网络世界中存在的种种严重问题,大部分的网民都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对于网络性骚扰的防范,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一一解决:
(一)网络性骚扰的诱因
现代社会的互联网用户,尤其是年轻人,很喜欢将互联网当作排解生活压力的工具。他们中的很多人,或出于高压的学习工作,或出于生活空虚,将很多时间都花在互联网上。玩网络游戏,在聊天室里和不认识的人聊天,又或者是在BBS中各抒己见,成为现下互联网的魅力所在。人们沉迷于这种不受限制、不受约束的交往方式。从另一角度来看,互联网无疑给一些自控力较差的人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泄的空间,网络性骚扰行为也在这个过程中会源源不绝的发生。如果社会想要根除这一行为,还网络一片洁净,光靠道德或法律的制裁或约束是远远不够的。网民必须从自身角度正确地或健康地使用互联网,坚决抵制网络上负面和低级东西的影响。例如,对网络聊天器的使用,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尽量少与网络上不认识的人长时间聊天。年轻的女性更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要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欺骗,从而把自己过多的个人信息透露给对方,或是贸然与陌生人进行视频聊天。如果大多数网民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就一定会大大抑制网络性骚扰的发生。
(二)如何认定网络性骚扰的发生
在网络上,人们往往喜欢开一些并无恶意的玩笑,如果玩笑并没有侮辱、挑逗等与性有关的内容,或者取得了对方同意而相互谈论性话题,便不应该构成网络性骚扰。受到他人骚扰时应该弄清这种骚扰是否构成了网络性骚扰成立的要素,影响了被害人的正常生活,或是侵害了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从而做出判断。
(三)发生网络性骚扰事件后的解决措施
一旦遭遇了网络性骚扰,被害人千万不能保持沉默,要勇敢的站出来,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尊严。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追究到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控制网络性骚扰的发生。
正如上文所讲,网络性骚扰在举证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困难,但是,倘若人们对惩治网络性骚扰的行为人有所决心,加紧防范,便可以收集到足够证据。有专家认为,遭遇网络性骚扰的被害人一旦决心起诉,取证是关键。比如保留聊天记录、视频记录、获取ID等。沈阳大学的高小珺教授认为:“认定网络性骚扰的技术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强奸案件也是两个人,受贿案件也是两个人,所以要认定性骚扰并不难”。[26]一旦被害人掌握了切实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被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27]被害人便可以到法院起诉,获得相应保护及经济赔偿。
(四)网络监控问题
针对这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一些人提出应该对网络实行全面监控,网络安全部门可以查到每一个用户的IP地址,一旦其行为越格,便可以准确查知对方身份,加以处罚。但这么做无疑是因噎废食。网络的魅力便缘于它的隐蔽安全,人们互不相识,却可以讲出真实感受,一旦网络世界如同现实世界般毫无隐私可言,人们就会回到现实生活中那样言不由衷地交往。实行网络监控弊大于利,并不能有效解决网络中存在的性骚扰行为。相反,会使人们更加无从进行适当解压,造成现实社会中的秩序混乱。另外,从另一方面说,一旦实行网络监控,成本是巨大的,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人力上的投资都是相当可观的。作为附随相应,势必影响国家经济,并使个人隐私无从受到保护,公众安全感降低。可见,此举实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