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这种崇尚独立自主的性格和精神支撑着美国民族力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且这种民族性格继续支撑着美国在法制建设上力求创新,确立明显异于英国的宪政体制,建立联邦和州两套平行的立法和司法体系。尽管有人主张“英国普通法是人类智慧和时代经验的积淀,是最完备的法律。因此,美国独立后应继续完全套用普通法”,{9}245但是,这种主张再一次遭到美国人的强烈反对,因为它与美国人崇尚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相抵触。“独立战争中和独立后的一个时期英国法遭到美国人民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许多法官、律师拒绝援引英国法;一些州的法官、律师拒绝援引英国判例法。有几个州如特拉华、肯塔基、新泽西等则通过法律禁止援引英国在美国独立后发布的判决。”{10}11从而,在独立后的美国,法制“因环境之需要时有增减改进,继续直到今日,衡平法遂也渐渐地超过了普通法,并且因为有了制定法的方式终使美国法律中毫无普通法的痕迹遗留着”。{11}242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北美十三个州由殖民地变成独立王国,由松散的邦联变成统一的联邦,由王室总督统治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此同时,美国法制也走上了本民族的发展和创新之路,使得英国普通法在美国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确立了明显异于英国的宪政体制,构建了世界独有的联邦和州两套平行的立法和司法体系。不难理解,崇尚独立的民族性格是美国法制创新的思想源泉。
二、勇于开拓进取是美国法制创新的强大动力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民族,面对重重困难,他们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去美国访问过的人大都有这种感觉:“在美国,有不同的阶级,也有不同的文化。美国资本主义是在没落,但美国人民确实是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人民。在每个城市,无论早晨、中午、傍晚,总可以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跑步。男男女女还不服老。有的中年以上的妇女,把子女抚养大了以后,又重新回到大学继续读书;有的老太太皓首穷经,读博士学位;有的城市里,成年业余教育很多人参加。这种学习精神十分感人。”{3}91
何谓进取?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是“见好就收”或是为了“常乐”而做个“知足者”,而是把不断探索、追求当作基本的生活态度。进取是人的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和创造力在事业上的重要体现。在美国,“进取”一词具有“冒险”(adventurous)和“雄心”(ambitious)的涵义。美国学者阿诺尔德和泰格特在比较加拿大和美国的民族性格时曾指出,美国人比加拿大人更愿冒风险和尝试新事物。{12}对此,明尼苏达州工商联合会主席博登,在为圣克劳德州立大学1985届毕业生作的一次讲话中说到:不要怕风险。几乎没有人不是在冒风险中成功的……不要老是等有把握了再干,这样你什么都干不成。{13}401有人认为,在美国,“冒险”一词就意味着“创新”,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什么都喜欢去try(试)一下。{14}
其实,美国的“起家”就是因冒险而成功的。1492年,哥伦布的首次远航打破了美洲的寂静,使其日渐闪烁着文明的曙光。早在殖民地时期,到新大陆来的移民遭受瘟疫、天花、黄热病和印第安人的袭击,处在极为惊险的环境中。罗素在《自由与组织》中描述当时拓荒者的生活:林肯总统的祖父,早先在哲斐逊郡定居着,并在林中开辟一个小小的农场。1784年某天早晨……林中飞来一粒子弹,将父亲打死,长子摩德克随即赶往家中,二子约西亚亦奔向附近堡垒求援,最小的托马斯只有六岁,留在父亲身边……一个武装的印第安人俯下身躯,想抓起地上的孩子。摩德克从家里拿枪来,孩子才得救。此时“野人们”相率冲出林子,摩德克重新放枪,直到约西亚回来助战,“野人们”才都逃散。正由于面临着这样的危险,“1607年来到弗吉尼亚的120多个移民,两年后只剩下38人,继来的700个移民,到1610年只有60人活着”。{15}8虽然如此危险,但勇敢的欧洲移民,仍前赴后继,源源流入美国。当他们最终踏上北美大陆,面对即刻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森林时,心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不再是神秘遥远的东西了。这一变化加速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实现自己愿望的干劲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