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刑事法律援助中的辩护律师

  

  随着程序辩护在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程序辩护成为辩护律师基本辩护手段之一。“程序性制裁是通过对那些违反法律程序的侦查、公诉和审判行为宣告为无效、使其不再产生所预期的法律后果的方式,来惩罚和遏制程序违法行为的。”辩护律师通过提出侦查、起诉、审判中的职权机关存在违反刑事诉讼法的情况,据此要求撤销案件或者诉讼程序重新进行,以达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程序性制裁机制,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使律师的程序辩护失去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程序性制裁机制也是保障辩护律师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者简介】
张兆松(1962-)男,浙江金华人,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1}李汉昌、詹建红:《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论要》,《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
{2}宫晓冰主编:《中国法律援助立法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2页;宫晓冰:《追求与使命》,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3款(丁)规定:“出席受审并亲自替自己辩护或经由他自己所选择所法律援助进行辩护;如果他没有法律援助,要通知他享有这种权利;在司法利益有此需要的案件中,为他指定法律援助,而在他没有足够能力偿付法律援助的案件中,不要他自己付费”
{4}张苏云、马生广:《论政府在法律援助制度中的责任》,《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
{5}王敏远:《法律援助与刑事辩护》,《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3年10月21日第3版。
{6}王敏远:《法律援助与刑事辩护》,《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3年10月21日第3版。
{7}蒋建峰:《法律援助的刑事政策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8}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9}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248页;《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主要问题》,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 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19991。
{10}陈卫东、郝银钟:《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基于国际标准的分析》,《中外法学》1999年第3期。
{11}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12}王新环:《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年2006版,第114-115页。
{13}谭世贵主编:《律师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14}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年2005版,第377页。
{15}王敏远:《刑事辩护概念的发展》,载陈卫东主编:《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2页。
{16}刘根菊:《我国法律援助之价值及其实现》,《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
{17}谢佑平主编:《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18}刘根菊:《我国法律援助之价值及其实现》,《法学杂志》2003年第6期。
{19}陈光中:《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新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8月13日。
{20}贺海仁:《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6期。
{21}张志铭:《法理思考的印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2}罗书平:《法律援助?律师的义务?》,《法律与生活》2003年第20期。
{23}洪浩:《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从国际人权法的视角分析》,《江汉论坛》2006年第7期。
{24}贾午光、郑自文:《关于法律援助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司法》2006年第5期。
{25}贺海仁:《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6期。
{26}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版,第94-97页。
{27}如陈光中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陈卫东主编的《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徐静村教授主持的《中国刑事诉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均没有建议对此作出规定。
{28}樊崇义:《刑事辩护的障碍与困惑》,载陈卫东主编:《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187页。
{29}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关于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的调查与研究》,《中国司法》2005年第2期。 
{30}陈学权、张曙:《刑事法律援助现状调查》,《法律与生活》2005年第14期。
{31}宫晓冰主编:《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32}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年2005版,第535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