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正常的农业和渔业活动是受CWA第404条款豁免的,由此引起滨海湿地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工程兵团和环保局通过CWA,鼓励个人和团体进行滨海湿地保护,而农业部则通过提供农业补贴鼓励滨海湿地排水和开发。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各界要求对严重破坏湿地的农业和渔业活动进行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86年,美国在《食物安全法》(Food Safety Law)中制定了“湿地破坏者”条款(一般称为“大沼泽条款”,Swampbuster Provisions)。该条款规定,自1985年12月23日起,凡在经过排水、填埋或其他手段将湿地开垦为农田的区域种植农作物者,无权再从联邦农业补助项目中获益,即无权获得价格保障、谷物保险、农业灾害补贴和低息贷款等利益。其实质是为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政府以农场计划收益和减免所得税形式对湿地转变实行间接援助。“湿地破坏者”条款旨在为湿地开发与保护确立一个平衡点。正常的农业和渔业活动中,当事人可在权衡相应的农业优惠政策和对湿地进行破坏性索取所获利益之间进行理性的选择。不过,这一条款的适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已改造的湿地被用来种植作物的情形。
先前投资于排水及清理场地的资本,被允许看作每年的费用,从而在资本盈余中享受优惠税收待遇,而1986年的《税收改革法》(Tax Reform Act)取消了这一规定。虽然税收激励的价值随生产者的收入而显著变化,但这些变化也显著增加了湿地转换为农地的税后成本,并且基本上失去了在税收上隐藏非农收入的机会。《税收改革法》(Tax Reform Act)中删除了几条对湿地改造进行税收鼓励的规定,代之以对保护湿地的个人给予税收鼓励。
1986年颁布的《紧急湿地资源法》(Emergency Wetlands Resources Act)授予土地与水保护基金以购买湿地的权利,取消了原来对此的禁令;要求鱼类与野生生物署制定全国湿地优先保护计划,规定各州将湿地保护纳入综合户外休闲计划(Comprehensive Outdoor Recreation Plan);该法要求鱼类与野生动物署每十年更新自己的湿地报告,第一次更新已于1991年完成。该法还要求秘书处向议会报告全国湿地丧失与退化的状况,并分析联邦项目与政策对湿地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
1990年,美国颁行《滨海湿地规划、保护和恢复法》(Coastal Wetlands Planning,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Act,缩写为“CWPPRA”,又称Breaux Act),授权陆军工程兵团与路易斯安那州合作,制定、审查、批准并评估该州的滨海湿地保护计划;并参照优先保护名单,分配项目资金。该法设立了路易斯安那滨海湿地项目(Louisiana Coastal Wetlands Program)、全国滨海湿地保护资助项目(National Coastal Wetland Conservation Grant)、北美湿地保护项目(North American Wetland Conservation)。该法试图通过政府资助、州和地方政府配合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广泛参与制定滨海湿地保护计划,恢复并保护美国的滨海湿地。至今,路易斯安那滨海湿地项目每年为路易斯安那州滨海湿地的恢复、保护或改善项目提供约0.6亿美元的资助;全国滨海湿地保护资助项目已为25个沿海州提供了1.83亿美元的资助,恢复或保护了25万亩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三)从“零净损失”到超越“零净损失”:美国滨海湿地保护政策的发展
为遏制湿地面积下降,1988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全国湿地政策论坛中提出湿地“零净损失”(NO Net Loss)政策目标,要求各联邦机构执行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含义被解释为:任何地方的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受到保护,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随后,无论在联邦层面还是在州层面,“零净损失”都成为滨海湿地保护最重要的政策。随着“零净损失”目标的采纳,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努力也加速了。举例而言,在美国,为了补偿1993年至2000年损失的2.4万英亩湿地,工程兵团已经新建了4.2万英亩湿地。湿地“零净损失”政策很快影响到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为了遏制湿地面积下降,这些国家一方面在遭受破坏的湿地上,改善水文条件、改变水质环境、保护区内资源,逐渐恢复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不可恢复的湿地,采取措施,选择恰当地方新建人工湿地,并逐步使之具有自然湿地功能。1990年,美国提出了庞大的生态恢复计划:至2010年恢复受损湿地(主要是滨海湿地)400万公顷。1993年,克林顿政府出台《保护美国湿地:公正、灵活、有效的方法》(Protecting America''s Wetlands: A Fair, Flexible, and Effiective Approach),再次强调美国湿地保护的目标为保持美国现有湿地的“零净损失”。1995年,美国成立专门保护湿地的湿地缓解银行(Wetland mitigation banking),其目的是实现“零净损失”目标以及保护其它水生生物资源。湿地缓解银行在运行方式上同货币银行非常相似,但缓解银行是用湿地面积来量化存款和借款的。缓解银行传统上是由具有恢复、提高或保护现有湿地或者新建湿地等明确意图的银行主办者所购买的一个广阔地域,湿地缓解银行承担恢复、新建、增加以及在特殊情况下保护湿地和(或者)水生资源,特别是在对类似资源授权产生影响之前提供补偿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