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辉.大墙里的高科技——记上海市宝山监狱[J].华东科技,2002,(11).)
(四)其他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
1.心理矫治
对罪犯的心理矫治是这些年监狱理论界和实践界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尤其是2003年出台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将“心理矫治”专列一章,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在理论探讨和实际工作中更是进了一步,有的学者甚至将心理矫治和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并列,将其作为改造罪犯的四大手段之一。“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Z].)目前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主要也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建立专门的心理矫正机构。“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周勇2001年的一项调查,全国约有79.9%的监狱开展了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而且每年都以总数的10%速度递增。其中61.6%的监狱设有专门心理矫正机构,35.2%的监狱还在监区设立了专门机构。这些机构多数叫‘心理咨询室’、‘心理矫正室’、‘心理矫正门诊室’、‘心理咨询联络站’(江苏龙潭和镇江监狱设‘心理咨询科’)。”(注:李洪吉.我国罪犯心理矫正改革的进程[J].江苏警视,2004,(1).)二是开通热线电话如亲情热线、可视热线、网络热线等。“现在,全国约有17%监狱开通了各种犯人热线。2002年9月30日,内蒙电话局为兴安盟监狱系统安装了可视电话,保安沼监狱率先开通了犯人可视热线。……2003年4月,四川司法厅开通‘亲情帮教可视电话系统’……”。(注:李洪吉.我国罪犯心理矫正改革的进程[J].江苏警视,2004,(1).)三是设立“宣泄室”、“倾诉间”等。如吉林女监的“女犯倾诉间”和湖南、山东女监“宣泄室”等。四是采用心理学的方法科学地认识罪犯。如心理测量、罪犯入监心理评估。(注:章恩友. 中国监狱罪犯心理矫治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司法,2002,(8).
常州监狱罪犯心理矫治课题组.罪犯入监心理评估初探[J].中国监狱学刊,2004,(3).)
转型期的我国,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畸形的需求欲望,易激惹的情绪感,不良的心境,很低的挫折承受能力以及某些变态心理和精神障碍等,往往成为引发犯罪的直接原因。”(注:刘邦惠.罪犯心理矫治在创建现代文明监狱中的地位和作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4).)近年来,我国监狱在押犯的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普通刑事犯罪逐渐成为在押犯的主体,心理矫治在对罪犯的改造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矫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它为认识罪犯提供了科学依据。认识罪犯是改造罪犯的前提和基础。以前认识罪犯,靠的是法院送来的一些有关罪犯的记录材料以及干警和罪犯接触一段时间的主观感觉,这种认识往往缺乏科学性,尤其是通过接触得来的认识,干警容易被假象所蒙蔽。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如心理评估、心理测量,能比较准确地认识罪犯。如对罪犯的危险性的评估,采用一系列模型、量表,使干警对罪犯的危险性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注:宋胜尊,吴炳林.罪犯危险性评估[J].中国监狱学刊,2004,(5).)第二,它可以对症下药,解决罪犯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改造效果。近年来,山东监狱管理局在对罪犯的调查中显示,人格异常和有心理变态倾向的罪犯约占在押犯的35%-40%。例如,盗窃惯犯张某,自1982年起5次犯盗窃罪被判刑。此人属盗窃癖,用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心理学方法进行矫治,可以根除其盗窃癖,使其不再犯此罪。又如,有些罪犯的思维具有偏执性、闭锁情、直感情和怪异性等特点,他们常常以虚幻、妄想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对待和处理与他们相关的人和事时,以偏概全,片面极端,可以通过传达信息,采用现实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专门的心理学方法,使他们的认知得到改善,思维方式得到修正,从而改变其态度。(注:刘邦惠.罪犯心理矫治在创建现代文明监狱中的地位和作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4).)
2.人格改造
人格改造就是使罪犯的人格缺陷得到矫正,人格世界得到发展。对犯罪人实现刑罚的过程,如同治病必须消除病根,目的在于使低下的人格改造成良好的人格。只有当罪犯的人格发生变化,由低下变成良好,真正意义上的改造才能得到实现。(注:陈士涵.改造本体论[J].中国监狱学刊,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