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析职务犯罪预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三)职务犯罪的成因


  

  第一,机制原因。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制度不健全为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体现在权力设计和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协调。权力本身的特殊功能对职务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下,腐败分子总是企图为自己掌管的权力千方百计寻找“出租”的机会。对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和便利条件[3]。


  

  第二,法制原因。反腐败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根本上遏制和铲除腐败,关键之一在于建立健全反腐败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有关行政,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很多,但缺乏一部专门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这就为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4]。


  

  第三,个人原因。面对道德评价的偏离、金钱欲望的膨胀、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出现了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错位的现象,进而利用职权违法犯罪,背离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究其根源就是重视仕途提拔,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道德修养。


  

  第四,消极思想的影响。(1)特权思想。中国长期存在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形成了特权思想观念,将权力与特权人物、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那些受封建特权思想影响的少数人,在掌握一定权力之后,不思如何廉洁奉公,为人民做贡献,而是视手中的权力为捞取个人好处的工具,滥用职权,谋取私利。(2)拜金主义。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金钱至上的观念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个别人崇尚“金钱至上”,“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腐朽论调,成为金钱的奴隶。为了得到金钱,他们利用职权,贪污贿赂、营私舞弊,堕落为社会的“蛀虫”。(3)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资金大量引入,同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中消极腐朽的思想也涌入国门。一些人经受不住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和腐蚀,盲目追求资产阶级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对金钱和物质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最终蜕变为社会罪人。


  

  二、职务犯罪预防教育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一)职务犯罪预防教育的内容


  

  预防职务犯罪是全党全社会的首要任务和共同责任,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教育只是预防工作的一个侧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教育的内容不断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职务犯罪预防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确定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