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世界无法逆转的过程。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就国际私法而言,全球化导致了立法权的多元化,法律规则的多层次,统一法活动的扩大,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本国法原则的削弱,社会经济法规的增多,国际民事管辖权和外国判决执行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国际商事仲裁事项的扩大和裁决执行条件的放宽,等等。国际私法如何适应全球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这是21世纪的国际私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
徐青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焕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这五部教材即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高教版)、李双元主编《国际私法》(北大版)、章尚锦、徐青森主编《国际私法》(人大版)、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版)、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法大版)。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除国际私法年会论文集和《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外,中国期刊网收入论文约240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索引论文约100篇,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硕博论文约120篇。
参见徐光明:《国际私法全球论坛在武汉召开曹建明出席并讲话》,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17日A1版。
参见李双元、李良才:《论全球化与国际私法基本理念的人权价值取向》,载《国际私法全球论坛: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论文集》(以下简称年会论文集),第1—19页。
参见吕岩峰:《和谐世界视阈中的国际私法观照—以现代国际私法体系的构建为焦点》,载《法学》2007年第8期。
参见孙建:《国际关系视角下的国际私法问题》,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七、八章。
参见宋锡祥、张琪:《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中的几个问题—兼论(公约)在中国的实践》,载《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在成员国的适用与解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以下简称CISG论文集)第204页以下。
参见扬帆:《中国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两个保留以及该公约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中的实际应用》,载《CISG论文集》第279页以下。
参见郭玉军、徐锦堂:《从统计分析方法看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实践的发展》,载《年会论文集》第322页以下。黄进、李庆明:《2006年中国国际私法司法实践述评》,载《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7年第十卷。
参见林燕萍:《我国涉外送达法律制度的完善》,载《法学》2007年第10期。
参见马琳:《析德国法院承认中国法院民商事判决第一案》,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参见杜涛:《互惠原则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1期。
参见李旺:《关于日本新国际私法的立法——日本(法律适用通则法)介评》,载《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5期。齐湘泉:《日本2007年(法律适用通则法)评介》,载《年会论文集》第438页以下。向在胜:《日本国际私法现代化的最新进展》,载《年会论文集》第447页以下。
参见邹国勇:《德国国际私法渊源的新发展》,载《时代法学》2007年第1期。
参见霍政欣:《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之考察》,载《年会论文集》第454页以下。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第20届外交大会于2005年6月30日通过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修正案》,其第3条增加了“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条款”。中国已接受该修正案,参见《国务院关于决定接受(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修正案)的批复》(国函93号)。
参见王吉文:《损害赔偿判决承认与执行的一种新机制—2005年海牙(协议选择法院公约)第11条评析》,载《年会论文集》第523页以下。裴予峰:《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分歧与协调》,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参见徐宏:《中国参加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二十年回顾》,载《年会论文集》407页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