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消减外来人口犯罪心理的内部措施
首先,调整外来人口的心理预期,增强其心理免疫力和心理承受力。
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但现实却是无奈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外来人口对未来极端片面的美好幻想,对人生目的和追求极端狭隘的偏执,必然会使他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和目的不能达到时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盲然无措、心态失衡、丧失理智,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调整他们的心理预期,纠正他们思想中不切实际的错误想法,让他们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是当务之急。另外,还要对他们把赚钱作为外出主要目的的狭隘思想予以纠正,要让他们知道,赚钱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惟一目的,借外出学技术,长见识,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家乡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才是外出的最终目的,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性、开拓性,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其次,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各种教育,提高其自我适应力和自我约束力。
正如雨果所言:“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办一所监狱。”对外来人口而言,学校是开放式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既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城市生存技能的强化,增强他们对本地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克服他们因择业无门,眼见他人致富而产生的社会敌意,提高其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还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使他们具有同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机制。更重要的,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努力提高驾驭欲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让他们懂得人的需要只有在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才是合理的,纠正他们的享乐心理和超前高消费的欲望,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多做贡献,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再次,丰富外来人口的社会生活,养成其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在缺少正确的心理引导和健康的娱乐活动情况下,外来人员由于无法排遣心中的孤独寂寞,极有可能走上赌博等违法犯罪道路,有时会寻衅滋事,甚至如上文所言,成为犯罪团伙中的一员。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外来人口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如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竞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心理热线、信箱,开展心理咨询(注:我国目前有专门为青少年、妇女等弱势群体开通的心理热线。在非典危机过后,医务人员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现在也有专门为他们提供心理矫治的热线。医务人员是在防护服等先进设备武装下去面对危机,即使如此,他们也会有心理问题,就更不用说赤手空拳来闯世界的外来人口了。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心理沟通、咨询等方面的帮助。);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适当地组织他们在工余进行理论学习以及组成社区服务分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引导他们组织基于健康目的的社会团体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等等,这些活动都会让外来人口获得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指引下,他们会活得和本地人一样精彩。
最后,保障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培育其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